我皱了皱眉,看来社工库的资料是过时的,他已经不在市人民医院工作了。
继续搜索,我在一个本地论坛上,找到了一个相关的帖子。
帖子的标题是:“市人民医院财务科主任肖振邦因作风问题被迫辞职?”
帖子的内容是这样的:
“最近听说市人民医院财务科主任肖振邦辞职了,官方说法是个人原因,但据内部人士透露,实际上是因为作风问题被迫辞职的。据说他在医院里和好几个女护士搞不正当关系,被人举报后,医院给了他两个选择:要么被开除进去,要么主动辞职。他最后选择了辞职,算是保住了一点面子。不过听说他辞职后很快就去了一家私立医院继续当财务主任,看来关系网还是很硬的。”
帖子下方有几十条回复,大多是在讨论这件事的真假,还有人在骂肖振邦人品差。
我看完这个帖子,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果然,肖振邦就是个色胚。
在公立医院的时候就搞女护士,被举报后被迫辞职,然后去了冯强的私立医院继续当财务主任。
难怪他会参与这种肮脏的交易,原来本性如此。
我继续搜索,又找到了一些关于肖振邦的信息。
在市人民医院的官网上,我找到了他之前的个人简介:
“肖振邦,男,1975年出生,本市人,大学本科学历,会计学专业。1998年进入市人民医院工作,先后担任过财务科副科长、科长等职务。2010年起担任财务科主任。工作认真负责,业务能力强。”
简介下方配了他的照片——依旧是那副道貌岸然的模样。
我把肖振邦的信息截图保存下来,然后开始查最后一个人——张总监。
我打开社工库,输入张总监的手机号。
信息很快就出来了。
张维,就职于本市的生物医学研究所。
我把“张维本市生物医学研究所”输入搜索框。
第一条结果是本市生物医学研究所的官方网站。
我点开网站,在“人员介绍”栏目里找到了张维的个人页面。
页面上有他的照片——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有些木讷的中年男人,大约四十出头的样子,头发有些稀疏,皮肤苍白,一看就是常年呆在实验室里的科研人员。
个人简介如下:
“张维,男,1982年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脑机接口等方向的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级科研项目5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
下方还列出了他发表的一些论文题目:
《基于脑电信号的情绪识别技术研究》
《经颅磁刺激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神经反馈训练在焦虑症治疗中的应用》
《催眠暗示对大脑神经活动的影响机制研究》
我看到最后一篇论文的题目,心脏猛地一跳。
催眠暗示?
这个张维的研究方向,果然和催眠有关!
我点开这篇论文的详细信息,发现是发表在一本国际期刊上的,发表时间是三年前。
论文摘要写道:
“本研究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了催眠暗示对大脑神经活动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催眠暗示能够显着改变被试者的脑区活动模式,特别是在前额叶皮层和边缘系统区域。这些发现为催眠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神经科学依据……”
我又搜索了张维的其他信息。
在研究所的官网上,我找到了他参与的一些科研项目:
“基于神经反馈技术的认知功能增强系统研发”
“非侵入式脑刺激技术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虚拟现实结合催眠技术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