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看着苏青禾:“我听说,你与天机阁有渊源?传闻天机阁情报灵通,若能得到他们的相助,联络旧部之事会顺利很多。”
苏青禾心中一震,没想到萧策会提到天机阁。她看着萧策坦诚的眼神,心中的挣扎更甚。
如果她告诉萧策,天机阁的阁主是她的舅父,而舅父的计划是推翻朝廷,萧策会怎么想?以他的忠诚,定然不会同意,甚至可能会与天机阁为敌。到时候,她夹在中间,该如何自处?
“我……我确实听说过天机阁,但并不熟悉。”苏青禾只能含糊其辞,“我可以试着打探一下,但不敢保证能联系上他们。”
萧策点了点头:“好,那就麻烦你了。现在是多事之秋,我们必须尽快做好准备,才能应对李炎的进攻。”
萧策走后,苏青禾独自坐在屋内,心中一片茫然。她走到桌边,拿起舅父给她的“天机”玉佩,又摸了摸腕间的桔梗花玉佩,两块玉佩放在一起,恰好拼成完整的一块。
她想起了舅父眼中的期盼,想起了先帝临终前的嘱托,想起了萧策的忠诚,想起了七皇子的坚定,想起了天下百姓的疾苦。
三天的时间,转瞬即逝。她该如何选择?
是选择亲人,加入天机阁,推翻腐朽的王朝,建立新的秩序?还是选择坚守使命,辅佐七皇子登基,试着用仁政改变现状?
这两个选择,没有对错之分,却关乎着无数人的性命,关乎着大曜王朝的未来。
苏青禾走到窗边,看着院中飘落的梧桐叶,心中渐渐有了一丝明悟。无论选择哪一条路,她的初衷都是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天下太平。或许,她不必非要在两者之间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
她可以试着说服舅父,让他给七皇子一个机会。若七皇子登基后,真的能施行仁政,改变王朝的腐朽,或许就不必发动战争,不必让生灵涂炭。
可舅父多年的心血,岂是轻易能放弃的?他能同意吗?
苏青禾不知道答案,但她知道,她必须试一试。
三天后,她再次来到了城外的山坳。石屋内,沈砚之依旧坐在炭火旁,看到她进来,眼中露出一丝期待。
“舅父,我想好了。”苏青禾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我可以帮你,但我有一个条件。”
沈砚之看着她,点了点头:“你说。”
“给七皇子一个机会。”苏青禾说道,“让他登基,给他三年时间。若他能肃清奸佞,减轻赋税,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就请你放弃推翻朝廷的计划。若他做不到,我便全力支持你,推翻这个王朝,建立新的秩序。”
沈砚之沉默了,他看着苏青禾,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陷入了沉思。炭火噼啪作响,屋内的空气再次凝固。
过了许久,他缓缓开口:“青禾,你可知,这三年时间,会发生多少变数?李炎不会坐视李珩登基,各地藩王也不会安分,天机阁的势力,也可能会因此受损。”
“我知道。”苏青禾点点头,“但我也知道,战争带来的只有杀戮和痛苦。能有和平解决的办法,为什么不试一试?舅父,你建立天机阁,不就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吗?若能不费一兵一卒,实现这个目标,难道不是更好吗?”
沈砚之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动容。他想起了这些年见过的流离失所的百姓,想起了战场上死去的士兵,想起了那些因战争而破碎的家庭。他建立天机阁,确实是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而不是为了战争本身。
“好。”他终于点了点头,“我答应你。给李珩三年时间。但我有一个要求,天机阁要参与朝政,监督他的一举一动。若他有任何违背承诺的行为,我会立刻终止协议,继续推行我的计划。”
苏青禾心中一喜:“多谢舅父!我相信,七皇子一定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希望如此。”沈砚之叹了口气,“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先帮李珩顺利登基。李炎的大军很快就会攻打靖州,我们必须做好准备。”
他从怀中掏出一份密函,递给苏青禾:“这是各地忠于先帝的旧部名单,还有他们的联络方式。天机阁会暗中协助你和萧策,联络这些人,整合力量,共同对抗李炎。”
苏青禾接过密函,心中百感交集。她没想到,事情会如此顺利。她既没有背叛舅父,也没有违背先帝的嘱托,更找到了一条可能让天下太平的道路。
“舅父,谢谢你。”她由衷地说道。
沈砚之笑了笑,摸了摸她的头:“傻孩子,我们是一家人。为了天下太平,为了百姓安居乐业,我们一起努力。”
炭火依旧在跳动,映照着两人的身影,温暖而坚定。山坳外的风依旧微凉,但苏青禾心中,却充满了希望。
她知道,接下来的路依旧艰难。李炎的大军压境,各地藩王蠢蠢欲动,朝中奸佞未除,要让七皇子顺利登基,并在三年内实现承诺,绝非易事。
但她不再是一个人。她有舅父的支持,有萧策的忠诚,有七皇子的坚定,还有天机阁的势力。更重要的是,她心中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为之奋斗的信念。
她小心翼翼地收起密函,揣在怀中,与舅父告别。走出石屋时,天边己经升起了一轮朝阳,金色的阳光洒满了山坳,驱散了夜色的寒凉。
苏青禾抬头望向朝阳,眼中充满了坚定。她知道,新的挑战己经开始,但她不再畏惧。她会和舅父、萧策、七皇子一起,并肩作战,对抗李炎的大军,辅佐七皇子登基,让大曜王朝重获新生,让天下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她的脚步轻快而坚定,朝着靖州城的方向走去。阳光洒在她的身上,仿佛为她披上了一层金色的铠甲,照亮了她前方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