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会后,贾若单独留下贾环。
“你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吗?”
他坐在书房椅上,声音低沉。
“会有反对者试图刺杀我,会有藩镇借口‘清君侧’起兵,会有御史联名弹劾我们‘僭越祖制’。”
贾环平静道。
贾若点头:“不止如此。
我刚刚收到密报,辽东旧部中已有三人倒戈,暗通陕西豪强。
他们说,若宪章施行,他们手中的屯田、奴婢、私兵都将被收归国有,等于剥皮抽筋。”
“那就剥。”
贾环冷笑,“当年他们跟着你打天下,不是为了造福百姓,是为了分赃。
如今赃物要拿回来,自然要咬人。”
贾若忽然笑了:“你比我狠。”
“因为您是将军,我是文官。”
贾环道,“将军杀人,文官诛心。
我要让他们明白,不是我们毁了旧秩序,是旧秩序早已腐烂,撑不住了。”
贾若沉默良久,终是取出一枚虎符,推至他面前:“这是我当年统帅三军的信物。
如今交给你。
若事有变,你可持此符调动京畿五万禁军,先稳住神都。”
贾环没有推辞,郑重收下。
走出王府时,阳光终于穿透云层,洒在积雪之上,熠熠生辉。
薛宝钗迎上来,将一件新制的墨色长袍披在他肩上。
“这是为你准备的。”
她轻声道,“等宪章公布那天,你要站在万人之前宣读。
我想让你穿得像个真正的开创者。”
贾环望着她,忽然觉得眼眶发热。
他紧紧抱住她,在她耳边低语:“若有一天我死了,你要替我看着这个国家长大。”
“别说傻话。”
薛宝钗哽咽,“你会亲眼看见的。
看见孩子上学,百姓告官,商人自由交易,士兵只为护国而战……你会看见的。”
他点点头,抬头望向天空。
春风将至,冻土松动,万物待发。
而在那看不见的深处,一场足以改写乾朝命运的风暴,正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