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愕然。
“让他去看看,这个时代到底在发生什么。”
他说。
而在皇宫深处,靖安帝独自坐在御书房内,手中握着一道密折。
上面写着:贾环已于昨夜秘密会见三位前朝遗老,并调阅大量历代律法典籍,疑似意图重构礼法体系,动摇儒家正统。
他盯着那行字,久久不动。
窗外月色如霜,映照在他年轻的脸上。
他曾以为,只要坐上龙椅,便可掌控一切。
可如今才发现,真正的权力,并不在诏书与印玺之间,而在人心与制度的博弈之中。
他忽然想起贾环离殿前的那一拜??不卑不亢,毫无谄媚,却比任何山呼万岁都更让他感到震撼。
“你说你要为万世开太平……”
他低声自语,“可你有没有想过,万一太平开了,皇帝又算什么?”
他提笔,在密折上批了四个字:**静观其变**。
三日后,贾环正式开设“七贤阁”
,广邀天下名士共议宪章纲要。
入选者皆为学识渊博、品行端正之士,涵盖儒、法、墨、农各家,甚至包括一名来自西域的回纥学者。
议事之地设于翰林院偏殿,每日辰时开议,申时方休。
议题从“人权基本条款”
到“国会选举方式”
,从“司法独立机制”
到“财政预算流程”
,无不细致入微。
争议最多者,莫过于“君主地位”
。
有儒臣坚持:“天子受命于天,至尊无上,岂可与民同列?”
贾环起身反驳:“天命靡常,惟德是辅。
昔周公辅政,尚有《洪范》九畴;汉武改制,亦采董仲舒之议。
今日非废君,而是限权,使其远离纷争,高居庙堂之上,享万民敬仰,岂不更尊?”
另一人质问:“若皇帝违法,谁来审判?”
贾环朗声道:“设最高宪法庭,由九名大法官组成,任期终身,非经国会三分之二弹劾不得罢免。
凡涉宪之争,皆由此庭裁决,包括君主行为是否违宪。”
全场哗然。
“你是说,皇帝也要受审?”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贾环目光坚定,“否则,何谈法治?”
争论持续七日,最终达成妥协:皇帝保留象征性国家元首地位,拥有特赦权、外交礼仪权及军队名义统帅权,但不得干预行政、立法、司法三权运作。
重大决策需经国会批准,违宪行为可被宪法庭裁定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