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昌愣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
“我倒是想过,可你们村的地,盐碱化太严重,根本不适合挖淡水鱼塘。”
“至于海水,那玩意儿怎么养?没人干过,也没那个技术啊。”
“技术,可以学。经验,可以慢慢摸索。”
陈峰的眼中,闪烁着光芒。
“关键是,我们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座取之不尽的大鱼塘。”
“我们红星渔村,村东头出去,有一片面积巨大无比的盐碱滩涂。”
“那地方,地也种不了,人也没法住。几十年了,就那么荒着,实在是太浪费了。”
“风一吹,到处都是白花花的盐碱末子,连草都不长几根。”
“我这两天,特意去那片地仔细地看过。发现那片滩涂地势平坦,潮流通畅。”
“外围还有一道天然形成的礁石带作为屏障,能抵御部分大风浪。简直就是个最适合搞生产的地方!”
“我在想,我们能不能想办法,把这片一直被当成废地的盐碱滩涂,重新利用起来,搞一点新名堂?”
“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探索如何进行渔村的集体经济创新。您觉得,这个想法,有没有可行性?”
陈峰的这番话,说得是滴水不漏。
他没有直接提私人承包,更没有傻到去说要圈地。
这两个词,在当下的政策环境里,都太过敏感和超前。
一旦提出来,必然会引起对方的警惕。
陈峰将自己的个人商业蓝图,巧妙地包装在了充满政治光环的外衣之下。
这番话,听在马德昌的耳朵里,味道就完全不一样。
他那双深邃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思想开明,敢于创新,这正是马德昌身上最大的标签。
他一直都想在自己的任期内,做出一点实实在在的政绩来。
可下面的村子,大多思想保守,干部们也都是按部就班。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让他有力无处使,正愁找不到能带动整个公社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陈峰的这个提议,无疑是给他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利用荒废的滩涂,搞集体经济创新。
这个提法,实在是太新颖了!
这要是搞成了,那绝对是整个县,乃至整个市的先进典型。
“继续说下去,把你的具体想法都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