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帝御山河百科 > 第五十回 金樽饮罢沉波险 铁狱言锋暗箭藏(第2页)

第五十回 金樽饮罢沉波险 铁狱言锋暗箭藏(第2页)

几人七手八脚把高玉明抬进岸边的暖房,裹上干被褥。渔家女端来一碗冒着热气的姜汤,刚喂了两口,高玉明喉咙动了动,缓缓睁开了眼,声音沙哑得像砂纸磨过:“这……是什么地方?你们是……谁?”

老汉蹲在床边,皱着眉问:“你倒是先说,你是谁啊?怎么会泡在河里?要不是我们早出船,你这条命就没了!”

高玉明眼神迷茫,喃喃道:“我……我怎么会在水里?”

老婆子赶紧打断:“先别琢磨这个了,快把汤喝了,暖暖身子要紧!”渔家女端着汤碗,蹲在床边眨着眼睛问:“大叔,你到底咋泡水里的呀?这河水温得很,冻坏了吧?”

高玉明皱着眉,脑袋里像塞了团乱麻,喃喃道:“我也不知道啊……我记得昨夜跟兄弟喝酒,散了之后往家走,后来……哎?”他抬手摸了摸肩头,忽然嘶了一声,“怎么这儿有点疼?”说着眼神一暗,“坏了……”

老汉在一旁接口:“能不疼吗?你在冷水里泡了大半宿,骨头都快冻透了!”

“冷水?”高玉明猛地惊呼一声,眼神瞬间清明了几分,“哦对!昨天有两个壮汉,把我掀进河里,见我还喊救命,就跳下来死死按住我,还骂我……说我跟什么人作对,活该死。”他顿了顿,眉头拧得更紧,“我听他们声音,好像有点熟,又想不起来是谁……后来就被水呛得厉害,渐渐就啥也不知道了。”

老汉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胳膊:“嗨,你这是呛水呛晕了!要不是我们捞得及时,这会儿早喂鱼了。”高玉明撑着坐起身,对老汉拱手道:“多谢老汉救命之恩,这份恩情我高玉明日后必当报答。请问,这是何处?”

老汉摆摆手:“这儿是洛京城郊,我们世代在这河边打鱼。”

“洛京城郊……”高玉明喃喃一声,挣扎着就要下床,“我得回家,还有急事。”

老汉连忙按住他:“回什么家!你现在走一步都晃悠,冷水泡了大半宿,身子骨虚得很,再折腾可是要出大事的!”他指了指床边,“赶紧躺下歇息,好好养一夜,明天身子松快了再走也不迟。”

高玉明愣了愣,只好重新躺下,叹道:“哎,真是耽误老汉您了。”

“有啥耽误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老婆子在一旁搭话。

渔家女端着空碗进来,笑着说:“大叔,你现在也就比重病的人强那么一点点,可不能逞强。安心住着,我们家有的是干柴和热汤。”

高玉明心里一暖,拱手道:“多谢老汉一家收留,此番叨扰,真是过意不去。”养了一日,高玉明感觉身子骨松快了不少,便揣了些碎银谢过老汉一家,拜别后往自己的别院赶去。

推开那扇熟悉的木门,院子里静悄悄的,连个扫地的仆人都没有。他扬声喊了两句:“王妈?李伯?”却只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应答。他挨个屋子找过去,桌椅摆设都在,却空无一人,像是瞬间被搬空了一般。

高玉明心头一沉,赶紧出了院门,正好撞见隔壁的老两口在晒太阳。他快步上前,拱了拱手:“张大爷,刘大娘,请问你们可知我家院里的人都去哪了?”

张大爷抬头一看是他,叹了口气:“高小哥,你可算回来了。昨日你刚出去没多久,就来了一伙人,凶巴巴的,你家那些仆人被他们领着,收拾了东西就走了,现在院里早就人去楼空了。”

“人去楼空?”高玉明眉头紧锁,“那这房子呢?我听人说……被卖了?”

“可不是嘛!”刘大娘接话道,“今早听巷口的牙婆说,你这别院已经易主了。”

高玉明又惊又怒:“这是我的房子!我压根没同意,怎么就卖了?”

张大爷摇摇头:“谁知道呢?反正昨天来的那伙人,穿着打扮挺贵气的,看着就不好惹,你家仆人也不敢反抗,乖乖跟着走了。”

“挺贵气的……”高玉明默念着,结合昨夜被人沉河的事,心头猛地一震——难道是钱尚书?这老狐狸,不仅要他的命,还要吞了他的家产!高玉明站在自家院门外,手脚冰凉,心里乱成一团麻。钱尚书要杀他,分明是为了齐王的事——当初钱尚书处心积虑构陷齐王,是他偷了齐王的诗稿,因罚生恨,才投靠了钱尚书,最终齐王让深陷大理寺牢狱。如今钱尚书怕是怕他泄露秘密,才要斩草除根!

“难道我高玉明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了?”他攥紧拳头,指甲嵌进掌心,可转念一想,自己现在就是个“死人”,若是敢露面,被钱府的人撞见,定然是死路一条。

我该怎么办呢?他又摇了摇头,满心苦涩。齐王深陷牢狱,自身难保,况且当初自己没能阻止他入狱,如今落魄找上门,齐王就算不计较,也根本没能力护他,说不定还会被钱尚书的人察觉,连他最后一点生机都没了。

一瞬间,高玉明只觉得天旋地转,前有钱尚书的追杀,后无半点退路,连个容身之处都没有,一股绝望涌上心头,差点栽倒在地。与此同时,钱尚书抬手理了理身上的绯色圆领袍,腰间金带衬得身形愈发沉稳,对候在一旁的管家吩咐道:“备车,随我去大理寺。”

管家闻言一愣,连忙劝道:“大人,您乃朝廷重臣,尊贵之体,何必去见那阶下之囚?依奴才看,不见也罢。”

钱尚书眉头一皱,沉声道:“糊涂!此等关头,怎能不见?快去备车,迟则生变。”

管家不敢再劝,连忙应道:“是,奴才这就去!”片刻后,一辆装饰考究的马车驶出尚书府,径直往大理寺而去。

大理寺牢狱深处,虽阴暗潮湿,霉味与铁锈味交织,齐王却依旧身着亲王品级的绛色常服,腰束玉带,脊背挺得笔直,宛如寒风中的劲松。他借着从狭小窗棂透进来的微光,在粗糙的竹简上挥毫,笔下诗句刚劲有力,尽是不屈之志。写罢,他放下笔,端详着自己的字迹,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笑:“平生所求,莫过于诗酒寄情,如今身陷囹圄,唯有写诗能解胸中块垒,也算一大乐事。”

“哦?齐王殿下身陷绝境,竟还有这般闲情逸致写诗?”钱尚书的声音带着几分嘲讽,从牢门外传来。他缓步走近,目光扫过竹简上的诗句,似笑非笑道:“莫非忘了,前日朝堂之上,便是几首诗让你落得这般境地?如今还敢写,就不怕再以‘诗中有罪’加重刑罚?”

齐王抬眸看向他,神色平静无波,语气淡然:“我如今已是阶下之囚,退无可退,你们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横竖都是这般境遇,写几首诗抒怀,总好过向你们这些奸佞低头。”钱尚书盯着齐王,眼底翻涌着阴鸷,咬牙道:“齐王,你平生自负才情,本可在王府安享尊荣,与我们相安无事,为何偏要揪着我与桂宁侯不放?我们何时得罪过你,非要置我们于死地不可?”

齐王放下手中竹简,抬眸迎上他的目光,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笑:“贪渎之臣,祸国殃民,人人得而诛之,何来‘得罪’一说?你们构陷我入狱,妄图斩草除根,我倒不急着清算私怨。”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沉了几分,带着穿透人心的锐利:“只是你们就不怕吗?怕这大理寺的天,终有一日会亮;怕你们掩盖的罪证,终有一日会曝光!你可知汉武帝时期韩安国的典故?那‘死灰复燃’的成语,可不是空谈!”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