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大明世祖全文阅读 > 第1170章 税务(第5页)

第1170章 税务(第5页)

坐税,则指的是拥有商铺或者摊位的商人们,布商,醋商,粮商等等。

由于账目很难公开,加上地方查涨困难,故而则每月限额缴纳钱财。

如粮铺,每月定缴十块钱,茶肆则定缴一块,酒馆则是二十块。

这是省时省力的纳税方式。

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建设工场的行为冒出来,收税就显得更简单了。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位置不变,怎么也逃不脱纳税。

一开始,商税司制定纳税为其利润的三成,但却无法适应下去。

账目太难查了。

故而,对于工场,商税司特意制定了收税制度:

以雇工人数来交税。

你可以做账,但工场在那里,工人在那里,只要一数就知道有多少人。

故而,十人以下的工场,月缴十块钱;五十人以下,月缴百块;百人以下,月缴两百。

百人以上,则是三百块。

对于目前的陶柳山来说,三百块相较于两千的利润并不算什么。

但他就怕这群税吏听说自己赚了大钱,想多收钱了。

谁知,两位税吏上门直接宣布了新的收税政策:

以每个工人为一块银圆,征收赋税。

同样是数量纳税,这个额度显然是轻了不少。

陶柳山有些难以置信:“这是真的?”

这让他少纳了一半的税,这得买多少地啊?

“自然!”税吏开口道,感受着递过来的钱袋中的冰冷银圆,忍不住继续道:

“这是陛下仁慈,减轻税收压力,免得有些人招工前就犹犹豫豫,生怕超了标准……”

“陛下仁慈!圣君临朝啊!”陶柳山笑容满满,发自内心的喜悦。

待送走税吏后,陶柳山抑制不住笑松,足足笑了半刻钟。

这时候,他忽然明白了皇帝的深意:

这是鼓励工场招工?

这不可能吧?那日后有人种地?

朝廷农商并举,看来并不只是说说呀!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