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壁者计划虽然提交到了行星防御理事会討论,但涉及到的利益太大,想要通过且施行,没有两三个月恐怕下不来。”
“寿命药剂已经完成,下面的科研人员也锻链了出来。接下来进化药剂等基因药剂只要提供技术路线,完全可以由他们去独立完成。”
“因此这段时间,我要好好想想接下来的面壁者计划。”
杨学斌暗暗沉思。
原著中,为了应对三体文明,人类疯狂发展重工业,特別是航天產业,於是大肆开採矿產资源,导致环境急速恶化,粮食减產,动乱频发,被称为大低谷时期。
大低谷时期让全球人口从危机28年的83亿降到了危机80年的35亿,约45亿的人在大低谷时期死亡。
按道理来说,这件事情杨学斌必然要重点关注,
不过与原剧情线不同,东大的人工淀粉、、酒精、燃油,无论是技术还是產业都早已经成熟,再加上由可控核聚变提供无穷无尽的能源,粮食危机不可能再发生。
同时这一年植物实验室也喜报频传,利用基因技术改造的新型稻种玉皇一號,不仅產量达到了恐怖的三千公斤,而且味道好,还富有各种微量元素。
除了水稻外,玉米、土豆、小麦等农作物,都实现了產量的翻番。
另外动物实验室也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进展,培育出奶量翻倍的奶牛,只需要半个月就能出栏的鸡种等等。
可以说,人类文明再也不会出现粮食危机了。
至於矿產资源。
如今太空电梯已经建成,接下来就是大规模的开採太空资源,直接在太空建立太空工厂群,这无形中会减少对地球矿场资源的依赖。
只要不过度开採,环境就不会恶化。
至於地缘衝突。
这也是没办法避免的事情。
反正死的也不是东大人,杨学斌倒也没有太在意。
第一舰队抵达地球,还要在四百年后。
因此接下来的发展重点不是大肆建造星际舰队,而是小快步的实现技术不断选代,在三体文明到来前的五十年再建造战舰也不迟。
那哪些技术是重点呢?
首先是能源。
目前的可控核聚变技术,还是以h3为燃料。
但宇宙中,氢气才是资源最丰富的核聚变燃料,像太阳系中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是气態星球,其中以氢气为主。
就拿木星来说,它的质量是地球的318倍,是太阳系內所有其他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其中氢气就占了86%,由此可见太阳系內氢气资源的丰富。
如果以氢气为燃料,走到哪里都能补偿燃料。
但氢气並非杨学斌的最终目標,他的最终目標是『烧石头”。
简单来说,就是方物皆可核聚变。
就像《流浪地球》中的行星发动机,就是烧石头的,否则地球上哪来那么多氢气氮气给发动机燃烧。
可以烧石头的重核聚变只是第一阶段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