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政,你虽然不是我麦家体系内着力培养的干部,但你是我在党校带过的最优秀、也最对我脾气的学生。
所以,你到西山之后的事情,我一直都在关注。
当时组织上决定让你去隆海时,我家老头子还跟我提过一嘴,说那里是个‘考场’,考得过,海阔天空,考不过,可能就……
我当时还真为你提心吊胆了一阵子。所以,私下里跟陈淑桦——
就是你们桂明市的市长,在她面前提过一下你,让她在适当的时候,如果可能,关照你一下。”)
黄政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没想到麦燕老师在背后还为他做了这些。
但他敏锐地捕捉到一个信息:“等等,老师,您……认识陈淑桦市长?”
麦燕淡然道:“她是我大哥在主政地方时一手提拔起来的得力干将,算是我们麦家这条线上比较靠得住的人。你知道我大哥是谁吧?”
黄政回想了一下:“在东平拿到调令时,郑家权省长跟我简单介绍过西山的情况,提过一嘴,说西山省是麦家主政多年。我当时猜到可能跟您有关,但具体情况没好意思细问。”
(“嗯,”麦燕确认道,“我大哥就是你们西山省的省委书记,麦守疆。
他看过你的履历,也知道你是我欣赏的学生,对你这次在隆海的‘开场表现’,他的评价是‘干得不错,有胆有识,但火候还欠了点,需要磨砺’。”)
能得到一位封疆大吏这样的评价,黄政心中既感振奋,也知责任重大。
“好了,这些题外话不多说。”麦燕语气一转,回到正题,“我今天找你,主要是因为陈淑桦刚刚跟我通了个电话。她告诉我,明天,是不是左小华要去隆海‘调研’?”
黄政立刻回答:“是的,我今天下午接到了市委办的正式通知。”
(“那就对了。”麦燕的声音带着一丝掌控全局的从容,“你听好,左小华是肖光省长一手提拔起来的,算是肖省长线上的人。
但现在,隆海的事情闹到这个地步,肖光的儿子肖峰深陷其中,左小华已经无力回天。
或者说,他可能也不想再替肖家父子扛这个雷了。
他现在是无路可走,想弃暗投明,主动去见我大哥(麦书记)坦白、认错,争取一个主动。”)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
(“但是,他怕肖省长那边察觉,会在路上对他不利,或者施加压力。
所以,陈淑桦向他推荐了你,认为只有你能帮他安全地引荐到省里,见到麦书记。
前提是,他必须先帮你把隆海县最后的麻烦和手尾处理干净,算是交一份投名状。你听明白这里的逻辑了吗?”)
黄政脑子飞速转动,消化着这复杂的信息:
(“老师,我有点糊涂。
第一,我怎么给他引荐?难道要我亲自带他去省城见麦书记?
第二,隆海县现在大局已定,剩下的内部清理工作我们完全有能力自己完成,似乎并不需要他帮什么忙。
而且,隆海县烂成这样,他作为市委书记,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本身就是戴罪之身,罪不可赦!”)
麦燕耐心解释道:
(“你不用亲自送他去省城。他不是要‘调研’吗?
等他到了隆海,你尽管把难题抛给他。比如,那些需要处理的处级干部,涉及市管权限的,你交给他来拍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