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政连忙笑着应和,气氛瞬间轻松下来。
他心中已然明了,谭云平和易秋萍都是杜文松书记的旧部,属于同一阵营的核心人物,这样的私下聚会再正常不过。他转向谭云平,更随意地称呼道:“谭叔。”
谭云平笑着招手让他坐下:“行了,这里没外人,关起门来就不用客套了。今天高兴,咱们一人一瓶茅台,怎么样?”
易秋萍豪气地一挥手:“我没问题,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酒量。当年在基层,我们的老板(指杜文松)喝酒都怕我三分……”她似乎想起什么趣事,脸上泛起追忆的神色。
谭云平打断她,笑着揭短:“行了,老易,别吹了。当年那是老板让着你,再加上陈萌嫂子在旁边盯着,老板不敢多喝而已。真要放开量,你试试?”
“去你的!”易秋萍笑骂了一句。
黄政见状,连忙解释道:“谭叔,易姨,我可能喝不了一整瓶。不瞒二位,我等下确实还有一场……嗯,比较重要的酒局得露个面。”
易秋萍似乎早已洞悉一切,抿嘴笑道:“是不是和冰冰、语嫣她们那帮丫头约好了?”
黄政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嗯,过年回来后这还是第一次约齐。我要是不去,怕是要被她们骂死了。”
谭云平理解地拍拍他的肩膀:“年轻人,交际多很正常。那也没关系,你随意喝点,重在参与。来,先给你倒上。”说着,亲自拿起酒瓶给黄政斟了一杯。
这顿饭,主角显然是谭云平和易秋萍。黄政很有分寸,只是简单动了几筷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安静地聆听两位长辈兼领导交谈,适时地为他们续酒、添茶。
谭云平与易秋萍则是杯杯见底,谈兴甚浓,从当年跟随杜文松在基层奋斗的峥嵘岁月,聊到如今东平省复杂的人事格局,再到对即将展开的国企改革试点的展望。
两瓶茅台很快见底,黄政面前那瓶也开了,但他喝得不多。酒至半酣,谭云平脸色微红,举起酒杯,郑重地对易秋萍说:
“唉,老易,领导……这辈子叫你领导没错了吧?你总是比我高那么一级。这次的事,我知道你在后面也出了大力……多的不说了,谢谢你!”
话语简单,却饱含着真挚的感激。他能从东元市顺利调任历城市长,易秋萍作为组织部长,在程序推动和人员协调上必然发挥了关键作用。
易秋萍收起笑容,神色也变得认真起来,与他碰了一下杯:
(“云平,别扯这些没用的。咱们都是一个战壕出来的,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老板虽然暂时调离了,但目光还看着这里呢。
你现在位置关键,压力也大,干出成绩来,就是对组织、对老板最好的回报,组织上也绝不会亏待认真做事的干部。”)
她的话既是鼓励,也带着提醒和期许。
“好,不说了,都在酒里。”谭云平一饮而尽。
又坐了一会儿,谭云平看了看时间,对黄政说:“黄政,你先去吧,别让那帮丫头等急了。我跟易部长再坐会儿,聊点闲篇。”
黄政知道这是两位领导还有话要私下谈,便顺势起身:“好的,谭叔,易姨,那你们慢慢喝,聊得尽兴。我就先失陪了。”
他礼貌地告辞,轻轻带上了包厢的门。门外走廊安静,与门内略显喧闹的谈笑形成对比。
黄政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领,快步走下楼梯。夏林的车已经在楼下等候。
坐进车里,黄政对夏林说道:“林子,去语嫣姐家的小区。”
他揉了揉眉心,一场关乎人情世故与政治联盟的饭局刚刚结束,另一场维系着同窗友谊与潜在助力的聚会正在等待。
这就是他如今的生活,在不同的角色和圈子间穿梭,每一处都需要他用心经营。
夜色中的省城,华灯初上,车流如织,黄政的征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