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云平原本就对黄政格外看重,而且这次能上任历城市长是黄政的*暗度陈仓*之计,听到“林微微部长的侄女”和“杜玲的闺蜜”这两个关键信息,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他微笑着对林语嫣说:“小林部长,你是宣传口的,今天来得匆忙,市委宣传部才来了一个同志。这样,你今天辛苦一下,跟我们身边帮一下忙,行吗?”
林语嫣心领神会,知道这是谭云平在给自己创造机会,当即应道:“当然没问题,我向区委汇报一下。”
“好!”谭云平满意地点头。
郑家权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对李明厂长说:“大家都认识了,李厂长,那就先进你们厂看看。”
“郑省长请,谭市长请,大家请。”李明连忙侧身引路。
黄政和林语嫣自然而然地跟在了郑家权和谭云平身后,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核心圈。
这一微妙的位置变化,立刻被在场所有官员看在眼里,不少人开始暗自猜测这位突然出现在省长身边的漂亮女部长的来历。
走进厂区,映入眼帘的是颇具年代感的苏式厂房和略显斑驳的红砖墙,但厂区道路整洁,绿化养护得当,可见管理之用心。
“我们花湖水表厂成立于1958年,是省内最早的专业水表制造企业之一,巅峰时期职工人数超过1200人,产品销往全国十八个省市。”
李明一边引路一边介绍,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技术迭代加速,企业确实面临一些挑战,但我们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和质量第一的宗旨,去年还获得了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证。”
郑家权听得认真,不时点头:“老企业转型升级,不容易啊。现在厂里主要困难在哪里?”
“主要是资金和技术更新问题。”李明叹了口气,“我们自主研发的智能水表已经通过测试,但批量生产需要改造生产线,投入很大。另外,历史包袱也比较重,退休职工多,企业办社会职能尚未完全剥离。”
一行人走进装配车间,只见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忙碌着。
见到领导进来,工人们只是抬头看了一眼,便在车间主任的眼神示意下继续工作,显然提前得到了通知。
郑家权走到一个工位前,仔细观看水表组装过程,随口问那位看起来三十多岁的女工:“一个月能拿多少工资?加班多吗?”
女工有些紧张地看了一眼李明,得到鼓励的眼神后才小声回答:“基本工资加计件,一个月五百多。。。最近订单不多,不怎么加班。”
郑家权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有再多问。
趁着郑家权和谭云平走到前面查看产品的间隙,黄政与林语嫣有了短暂的交谈机会。
“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你。”黄政低声道,“回来多久了?”
“快一个星期了。”林语嫣微笑着,“倒是你,过个春节变化特别大。”
黄政苦笑:“有吗?林晓呢?还在京城?”
“她年后离开省报调省台了,现在可是台里的红人,专跟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活动。”
林语嫣说着,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你们这次的花湖之行,说不定就是她的下一个选题。”
走在前面看似专注听汇报的郑家权,其实将身后两人的低声交谈听在耳中,心中对林语嫣的分量又有了新的评估。
在参观完生产线后,众人来到厂会议室。简单的汇报会后,郑家权做了简短的讲话,肯定了水表厂在困难条件下保持生产稳定的努力,也明确指出了转型升级的紧迫性。
“老企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郑家权语重心长,“省里即将在花湖区开展国企改革试点,你们要有思想准备,抓住这个机会,争取涅槃重生。”
李明和厂领导班子成员连连点头,神情复杂,既有期待也有忧虑。
调研结束,众人送郑家权一行上车。临上车前,谭云平特意对林语嫣说:“小林部长,今天就到这里,你回区委吧。后续改革试点工作的宣传报道,市委宣传部会统一安排,你们区里要积极配合。”
“明白,谭市长。”林语嫣会意地点头。
黄政在上车前,与林语嫣交换了一个眼神,无声地传达了晚点联系的意思。
车队缓缓驶离花湖水表厂,向下一个调研点进发。车内的气氛比来时轻松了些,郑家权甚至与谭云平开起了玩笑:“云平啊,你们历城市的女干部,很优秀嘛。”
谭云平笑着回应:“省长过奖了,这都是组织培养的结果。”
黄政坐在副驾驶座,听着后座两位领导的交谈,心中明了,林语嫣今天这一亮相,已经成功在省长和市长心中留下了印象。
而他自己,也在这次意外的重逢中,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温暖。
其实黄政不知道,林语嫣在过年期间彻底想开了!要不今天也不会那么自如面对黄政!
车窗外,花湖区的街景不断后退,黄政的思绪却已飘向远方。
他明白,这次调研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而在这个充满机遇与风险的舞台上,他不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