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仕途沉浮新笔趣阁 > 第139章 京城初晤与书房点拔(第2页)

第139章 京城初晤与书房点拔(第2页)

黄政谨慎地组织着语言:“叔,其实严格来说,我是过完年才正式全面接手秘书工作。前段时间主要是在熟悉情况,跟着伍秘书长学习。”

杜文松嘴角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似笑非笑:“可我怎么听说,你人还没正式到位,名声就已经传遍了整个省委大院?篮球打得好,文章写得也不错,连丁正业同志都当面夸过你?”

黄政心里一凛,知道自己在东平的一举一动,恐怕都难逃这位准岳父兼前组织部长法眼。

他连忙谦逊道:“叔,那都是机缘巧合,当不得真。主要是领导和同事们抬爱。”

杜文松摆了摆手,似乎不愿在这些表面话题上多纠缠,话锋陡然一转,语气也变得严肃了几分:“好了,不跟你绕圈子了。在我面前,说说你的真实看法。你觉得,你大姑父这人,怎么样?”

这个问题极其敏感,评价自己的直接领导,而且还是亲戚。

黄政沉吟了片刻,在杜文松“大胆说”的目光鼓励下,他才字斟句酌地开口:“大姑父……做事风格比较稳健,考虑问题周全。只是……就东平目前的情况来看,或许……还需要更强的推动力才能打开新局面。”

他用了“稳健”和“推动力”这样相对中性的词。

杜文松听完,不置可否,只是淡淡道:“稳,不一定是好事,尤其是在需要破局的时候。发展,才是硬道理。”

他拿起茶杯喝了一口,继续说道,“你写的那份《推动东平经济改革措施的初步思考》,我看了。老爷子,也看了。”

黄政心中一震,那份材料是他结合东平实际和石泉门工业园区的经验整理一些思路,只给了有关的几个人看过框架,并未正式提交,郑省长也是借郑思思的手传递的,没想到杜文松不仅知道,连杜老爷子都过目了。

杜文松看着他,语气平和却重若千钧:“写得很好,有想法,有魄力,切中要害。”

黄政知道这个时候自己绝不能插话,更不能流露出得意,只是更加专注地聆听。

“所以,”杜文松放下茶杯,声音不高,却如惊雷在黄政耳边炸响,“昨天,老爷子把你大姑父叫过来,当面批评了他。”

书房里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黄政屏住呼吸。

杜文松缓缓复述,语气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威压:“老爷子的原话是——‘缺了点打江山应有的魄力!’”

这句话,如同重锤,敲打在黄政的心上。

他瞬间明白了许多东西,也感受到了杜家高层对东平局面,以及对郑家权省长工作状态的不满和期望。

杜文松的目光重新聚焦在黄政身上,变得更加锐利:“好了,现在讲讲你。”

黄政挺直了背脊。

“你很有冲劲,也很有想法,这是好事。”

杜文松语速放缓,但每个字都清晰无比,“但是,要记住你自己的位置和身份。有些事情,不合你现在的身份出手,也不该由你直接去碰。该上报就上报,该通过组织渠道解决的,就不要自己往前冲。不要瞻前顾后,顾虑太多。”

黄政心中巨震,立刻想到了卢树县精神病院的事!齐震雄果然向杜文松汇报了!

杜文松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直接点明:“不用惊讶。齐大哥(齐震雄)都跟我说了。你派去卢树县的人,查到了些东西,这很好,说明你有警惕性。但是,精神病院这件事,到此为止。把它交给该管的人去管。你不需要,也不能再插手。”

他顿了顿,给了黄政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所以,老爷子昨天也破例,接见了丁正业同志。”

轰!黄政脑海中仿佛有什么东西炸开了!一切疑惑瞬间贯通!昨天丁正业书记那句“要去见几位领导”,原来根子在这里!

杜老爷子亲自出面,将问题和线索,通过最高效、最稳妥的渠道,递给了真正有能力、也最适合处理此事的封疆大吏!

自己之前的种种顾虑和苦苦思索的破局之法,在更高层面的布局下,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却又恰恰是这盘棋的起始一步。

杜文松看着黄政恍然和震撼的表情,知道他已经明白了,语气缓和了一些:“当然,该给你的,组织上都记着。敏锐,果断,又能守住分寸,这很好。”

他挥了挥手,结束了这次信息量巨大、影响深远的谈话:“好了,今天就讲这么多。你先出去吧,陪陪你陈姨和玲玲她们。记得,晚上一起去老爷子那吃饭。”

“是,叔叔。我明白了。”黄政站起身,恭敬地鞠了一躬,然后退出了书房。

轻轻带上书房的门,黄政站在走廊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后背竟隐隐有些汗湿。

准丈人这番谈话,信息量实在太大了!既有高层的动态和评价,又有对他个人的肯定与敲打。

更关键的是,为他指明了处理棘手问题的方法和界限。

并且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为他扫清了最大的障碍,将他从危险的旋涡边缘拉了回来,同时又将该做的事情推动了下去。

这种举重若轻、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手段,让黄政对权力运作的微妙和杜家的深厚底蕴,有了更深刻、更直观的认识。

他知道,自己未来的路,还很长,需要学习和领悟的东西,也远比想象中更多。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