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平安对着话筒道:“我现在过来。”
结果姜闻回答道:“我来你那好了。”
“哪有老师先给学生拜年的?”
“谁跟你说我来拜年的?”
“那您是?”
“我来讨债的!”
路平安:“……”
他知道姜闻是要剧本来的。
这得给,早就说好了的,一直没时间聊而已。
只是大过年的来讨债。
是给他埋了,还是让他坐牢?
挂断电话。
路平安走到书房。
拿出抽屉里早就准备好的两个剧本,决定把姜闻的命运交给硬币。
说着,他掏出一元硬币往上一丢。
“哦,是坐牢。”
……
两小时后,四合院里,姜闻坐在沙发上专注地看起了剧本。
看过一遍后,姜闻连连点头。
他认为,这片子极有冲奖之姿!
路平安这次拿出来的剧本叫《饥饿站台》。
这是一部比《寄生虫》讨论的阶级问题更**的电影。
讲的是有那么一座神奇的监狱,食物是以一个电梯的形式从最高层往下输送。
每个犯人每个月都会随机调配一次监狱楼层。
有幸去到高层,食物最丰富,可以随便吃,可越到底层,那就惨了,得奢求上层人留一点,不然就得吃人,或者被吃。
本片巨大的监狱就是现实社会,盛宴就是有限的社会资源,上层人吃饱喝足,中层人勉强维持体面,下层人骨头都舔不到,所有人性之恶都被激发出来,只能人吃人。
0层的管理者从上往下看,看不到地狱到底有多少层,目之所及的上层大家过得都挺好,所以对自己的工作还挺满意,甚至充满自豪感。
最终底层人民用生命传递的信号,上层外的人却完全get不到真实的含义。
这部片子,用来冲击奖项实际上很是适合。
实际上路平安也有想过拿出《寄生虫》,但相比之下,《饥饿站台》更能脱离“本土性”。
《饥饿站台》的世界更能寓意整体的人类社会,而《寄生虫》也有这层意思,但和社会背景的联系却更深。
简单一点说就是,看《饥饿站台》,你不会联想到影片出品国家,但看《寄生虫》,你会觉得南朝鲜就是这样的。
这样也省得路平安被扣上“母国伤痕”的帽子。
当然,这样说肯定也有些片面。
不过从另外的角度,比如成本、拍摄难度等来考量,《饥饿站台》也显然更加合适。
看了许久后,姜闻合上剧本,闭眼揉眉,许久后对路平安问道:“你这脑子……”
“就是这么长的!”
路平安直接抢答。
这种话他可听过太多遍了,早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