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当然也可以不给的,只是过不去心里那道坎。左右她手里的钱也没有多大用处,不如换成布匹温暖一个活生生的人。
当她熟练地骑着装上马鞍马镫马蹄铁的河曲马来到骊山陵区,迎来的是役夫和刑徒们发自内心的问候。
“神使。”有役夫扛着石料,见是林凤至一行人,停下来致以问候。
林凤至知道他,他身上穿的衣服是她从纺织官坊拿到的。
再往里走,遇到的人越多,行进的速度便越慢,直到进入陶俑制作的区域,人才少了一些。
陶俑制作区因为要烧窑,比其他地方的温度要高一些。近来因为气温过低,已经很少做泥胎塑形和胚体的阴干了。
多数时候是在做俑身上的彩绘和头部的雕刻。
而矿物颜料在低温下的附着力会下降,并且更容易被剥落。所以工棚之中也生着火盆在做彩绘。
俑体头部的雕刻也不受气温影响而变化。
林凤至一进去就脱掉了裘衣。
一名中年工匠迎了上来,展露出一个笑。他那个因为长得高而提前服役的儿子被林凤至提溜去了纸张印刷处,干活儿的频率没有在骊山的高。
因为纸张印刷处就设置在温泉宫附近,林凤至也经常过去看看。
许是因为父兄都是工匠,少年于一些精妙的设计之上也颇有巧思。调整纸浆的比例做出来了各种适用的纸。
譬如厕纸。
也真的蛮实用的。
油纸其实也能做出来了,只不过现在正在想办法提高产量。
许刍等人一见纸张实物和印刷术,说什么都要在今年把农书写出来。
纺织官坊淘汰下来的废蚕茧、破绢帛、破布头和一些织造的碎料也没浪费,全部都拉到骊山来准备做纸。
纸张的质量一代比一代好。
从最初的只能勉强写字,到不洇墨,成纸耐久性好。
丝麻混合之后的纸张兼具强度和细腻度,广受好评。林凤至让人送给始皇帝用的便是这种纸。
入了始皇帝的青眼之后,纸张印刷处的待遇好上许多。
少年的父亲由是十分感激。
见林凤至对陶俑的喜爱,他经常来给林凤至做讲解。
陶俑粗胎阴干最适宜的温度和时间是多久,陶俑黏土的配比根据季节的不同也需要适当的调整比例。
陶俑的彩绘工艺也很高端。
并非是直接上色,而要先用生漆打底,厚度也不能太高。林凤至看着少年的父亲操作过,她目测那一层生漆不会超过004毫米。
生漆的价格也相当昂贵,属于秦代的奢侈品,甚至可以说是价比黄金,也唯有始皇帝才能大规模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