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仁德?这是能对始皇帝说的吗?这老儒也真是闭眼夸了。
叔孙通立时起身举起酒杯,双眼中燃起战意,声音如同歌咏:“陛下之功,早已超越昔年尧舜禹汤。先代圣王不过治世百里、千里,陛下却一统寰宇。今又欲除苛法,此乃亘古未有之圣举!此乃可使天下海晏河清之举,臣为陛下贺!为大秦贺!”
这番话说得殿中不少人侧目,尤其是法家官员所在的区域。
只不过他们面色沉静,举止谨慎,既不像农家墨家那般因实务而放松,也不似儒家那般忘形。
始皇帝近来对百家态度的微妙变化,以及对废除肉刑的考虑,都让他们感到一丝不安。
但他们深知秦以法立国,根基未动,此刻在宴会上更是不敢流露出任何偏私或不满,只是恪守着法度礼仪,静观其变。
更重要的是,李斯私下早已提点暗示过他们,谁敢扰乱始皇帝的大计,谁就是与他、与陛下、与大秦作对。
不安之余,不少法家官员也为即将到来的废除肉刑和连坐而欣喜。
他们默默饮酒,观察着始皇帝的反应。
李斯垂下眼,掩去眼中的情绪。
儒家,死了一个淳于越,却还是分立几派。不过是从此前微妙的抗拒转为如今的曲意逢迎。
始皇帝听着儒生的颂扬,脸上笑容依旧,但眼神深处却是一片冷静的深邃。儒家将他放进三皇五帝、尧舜之中类比,对于始皇帝来说,是一种极具诱惑力的文化认同。
遥想一年多前,他在泰山封禅,不也是想要证明自己不仅是人间至尊,更是受命于天的真命天子,功绩足以与先代圣王比肩,甚至超越他们。
然而,一思及泰山封禅,始皇帝原本火热的心蓦地冷了下来。
他这个人记仇得很,年少时在赵国欺侮过他的人都被他坑杀了。赵国灭国之时,他可是特地从咸阳赶到邯郸去的呢。
他可没忘记泰山脚下齐鲁儒生对他的讥讽。
始皇帝眯了眯眼,并未对这番比拟做出直接回应,只是微微颔首,示意那老儒和叔孙通坐下。
因为始皇帝的倾向,歌舞中不自觉带了玄鸟的元素,此前为神使汇编的舞曲《玄鸟》再次唱响咸阳宫中。
林凤至看着为首带着金色面具的舞者,思绪万千。
玄鸟玄鸟,是什么选中了她?是什么带领她来到大秦?她有什么任务吗?她还能回到日思夜想的家乡吗?
穿越之前,她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那么思念,直到现在才恍然自己曾经拥有的一切是多么珍贵。
她的亲朋好友们还在现代,恐怕没人想过她仅仅只是出一趟门就来到了千年之前的朝代。
上位者的生活确实能超越时代的舒适,但远远比不上现代社会一个普通人能获得的快乐。
林凤至望向四周,看向这一群在史书上或名留青史或不见经传的人,他们活生生地在她面前饮酒作乐,嘴角噙着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