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发现女领导秘密后我逆袭官场免费阅读 > 第236章 一一攻克(第2页)

第236章 一一攻克(第2页)

座谈会虽然仍有疑虑,但反对的声音减弱了,支持的声音开始出现。

唐逸趁热打铁,宣布成立红星厂升级改造筹备小组,由他亲自牵头,邀请几位退休老领导和职工代表加入,共同参与方案制定和后续工作。

这一举动,赋予了职工参与感和话语权,极大地调动了积极性。

与此同时,唐逸加紧向市委市政府汇报进展,争取政策支持。

他重点强调了升级改造对于维护稳定、盘活资产、促进转型的多重意义,以及职工思想工作出现的积极变化。

陆怀州书记在听取汇报后,给予了更明确的支持,指示相关部门在土地、规划、环保、社保等方面开通绿色通道,全力保障。

然而,阻力依然存在。杜维民在一次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再次对红星厂项目发难。

“唐逸同志的想法是好的,但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杜维民敲着桌子。

“几百号职工的安置,是天文数字!引入社会资本?资本是逐利的,到时候会不会把老职工都甩包袱了?稳定出了问题,谁负责?”

“我看,还是要稳妥为主,先解决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改造的事情可以慢慢来嘛。”

唐逸早有准备,他拿出详细的资金测算和安置保障方案:

“职工的安置费用,一部分由厂区土地置换收益解决,一部分纳入市里国企改革专项资金盘子,还有一部分由新项目未来的收益分期承担,财政压力是可控的。”

“与启发资本的协议里,明确规定了接收原有职工的比例和待遇保障条款,法律上有约束。相反,如果拖延不决,职工长期待岗,怨气积累,才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陆怀州表态支持唐逸:“唐逸同志的方案考虑比较周全,风险可控。红星厂的问题不能再拖了,要抓住时机,大胆推进。出了问题,市政府集体负责。”

杜维民见陆怀州态度坚决,沈明哲也默许,只好阴沉着脸不再说话,但眼神中的不满显而易见。

项目推进的法律和程序障碍被一一扫清。

唐逸几乎常驻在红星厂,与筹备小组的成员一起,细化方案,协调各方,督促进度。

他事必躬亲,与老师傅们一起研究设备改造,与年轻技术员讨论培训课程,甚至亲自跑到省里争取一项关键技术的政策支持。

他的务实和投入,逐渐赢得了越来越多职工的信任。

在这段忙碌而紧张的日子里,唐逸与阮晴有过几次工作上的交集。

通常是在市委市政府的会议上,两人座位离得不远,但交流仅限于公务,客气而疏离。

阮晴依旧是那副清冷的样子,主持会议或发言时逻辑清晰,立场客观,看不出任何个人情绪。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