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翻阅一本关于红星厂2009年度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附件时,他的目光被一份夹在其中的、看似不起眼的“群众来信转办单”复印件吸引住了。
这份转办单格式简单,日期是2010年5月,反映问题是“红星化工厂废水排放影响下游农田”,转办单位是市环保局,处理意见栏只有一行打印的字:
“经核查,情况不属实。已答复信访人。”后面跟着一个模糊的签名和日期。
这本身很寻常。但引起唐逸注意的是,在这份转办单的背面,用非常淡的、几乎要褪色的蓝色圆珠笔,写着几行潦草的小字,像是随手记下的电话记录:
“5。12李厂来电,强调事态严重,涉及邻市青峰县小河村,要求尽快妥善处理,避免扩大影响。”
“5。15与青峰县环保局张股沟通,对方情绪激动,称村民聚集,要求巨额赔偿。”
“5。20安排见面商谈补偿事宜。李厂指示,控制范围,尽快了结。”
青峰县小河村,巨额赔偿,控制范围,尽快了结!
唐逸的心脏猛地一跳!周广志提到的“那边”、“没法住人了”、“逼死我们”,难道指的就是邻市青峰县的小河村?
红星厂当年的污染问题,可能波及了邻县,并且通过支付“补偿款”的方式进行了私下“了结”?
这绝对是一个重大发现!
虽然这只是记录在转办单背面的零星信息,真实性有待考证,但它指明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调查方向!
他强压住内心的激动,仔细地将这份转办单的正反两面都拍了照,然后将卷宗恢复原状。
他不动声色地继续翻阅了剩下的资料,没有再发现更有价值的线索,但有了“青峰县小河村”这个关键词,已经足够了。
向那位年轻的工作人员道谢后,唐逸离开了档案室。
走出经信委大楼,午后的阳光照在身上,他感觉一直压抑的心情轻松了不少。虽然前路依然艰难,但至少,他找到了一条可能通往真相的缝隙。
他坐进车里,正准备给许蒙生打电话,布置调查青峰县小河村的任务,许蒙生的电话却先打了进来。
“主任,您让我查的,关于红星厂近几年离职人员的情况,有初步结果了。”
许蒙生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情况……不太乐观。”
“怎么说?”
“我侧面打听了一下,近几年离职的,特别是那些和李大有有过明显冲突的中层和技术骨干,在离开厂子的时候,基本上都拿到了一笔数额不小的‘离职补偿金’或者‘封口费’。”
“金额远高于正常标准。而且,据说都签了严格的保密协议。所以……想从他们嘴里问出点什么,恐怕很难。”许蒙生汇报道。
唐逸听完,并不感到意外。李大有做事周密,用钱封口,是预料之中的手段。这更说明红星厂内部有问题。
“知道了。这条线暂时放一放,不要打草惊蛇。”唐逸吩咐道,然后话锋一转。
“蒙生,你立刻调整方向,秘密调查另一个地方。”
“哪里?”
“邻市,青峰县,一个叫小河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