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4月16日——
旧金山,枫树街,某房子的大门外——
“洛夫古德修女……谢谢你……真的非常谢谢你……”
苏珊抱着她儿子约翰的遗骨盒,泣不成声,不住地向面前的简奈尔致谢。
要不是简奈尔及时搀扶住她,她早就跪倒在地,用她所能做出的最为谦卑的姿态,向简奈尔致上最为真挚的谢意。
简奈尔远赴外地,帮苏珊取来他儿子的遗骨——这正是李昱与简奈尔相遇的契机。
因为伤心过度,所以苏珊前阵子一直住在医院,直到今天才终于出院回家。
今日一早,简奈尔带着李昱去探访苏珊,并郑重地交付约翰的遗骨——于是乎,便有了刻下这一幕。
开门迎接简奈尔的苏珊,在看见她递出的遗骨盒后,喜极而泣,哭得不能自已。
枫树街的街坊们闻讯赶来,里三圈外三圈地包围苏珊的房子,看着仍在搀扶苏珊的简奈尔,不住地感慨道:
“洛夫古德修女真善良啊,竟然真的把小约翰的遗骨带回来了。”
“我早就说过了,她是圣母玛利亚的化身。”
“假使这世上只有一人能上天堂,那这个名额非属洛夫古德修女不可。”
李昱静静地站立在旁,一边聆听着周围众人的感慨,一边若有所思地注视简奈尔的背影。
……
……
是夜,枫树街26号(李昱&简奈尔的家)——
身为牧师修女,李昱与简奈尔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教友们的奉献——简单来说,就是“香火钱”
。
教友们在十字架前多放点钱,他们俩的收入就高一些;教友们在十字架前少放点钱,他们俩的收入就少一些。
换言之,他们的收入并不固定,收多收少全看教友们的心情。
只不过,跟其他教堂不同的是,简奈尔在枫树街的人望实在太高了。
街坊们都把她当圣人一样尊敬着,当亲女儿一样宠爱着。
故此,她常能收到街坊们的“投喂”
。
从肉排到意大利面,从牛奶到汽水……街坊们慷慨地送来一批又一批粮食。
甚至还有送衣服的、送家具的、送电器的。
李昱在简奈尔家中住了这么多天,几乎没见过简奈尔在吃喝上花过一分钱,光靠教友们的“投喂”
就吃得饱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