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明镇由四个村子组成,人口两三千千户。
四个村子分别是东柳村、西柳村、南柳村、北柳村,起因就是四村中间有一棵大柳树。
以前的时候,每个村子还泾渭分明,但后来随着新生儿的增多,再加上相互通婚,建的宅基地都犬牙交错,不是原生住民,根本分不清哪家是哪个村子的。
老陈家是外来户,是爷爷父亲那一辈搬来的,柳茹家却是原生居民,就在南柳村。
陈北每年假期都会回来住一段时间,对路比较熟,都不用宋韵指点,就来到了镇子的主路上。
“宋老师,你家在哪里,我送你过去。”
“不用了,我在这里下车,你快回家吧。”
“送过去就是一脚油门的事情,你自己拖着行李箱多费劲,快指路吧。”
宋韵耐不住劝,只能指了一条路。
陈北开车转进一条小路,有些感慨道:“我现在还对这些路还有印象,以前每到暑假,我就会回来住上一段时间,跟一些同龄的孩子,骑着自行车在镇子上到处乱窜,几乎每个角落都去过。宋老师,说不定咱们以前就见过
呢。
宋韵笑道:“咱俩差了八岁,可玩不到一起。”
“我不是说在一起玩,我上中学的时候,你应该还在上大学吧。我举个例子,下雨的巷子,我骑着自行车经过,你撑着油纸伞从对面走过来,然后我压到一处泥潭,溅你一裙子泥点,最后,你掐着腰,指着我远去的背影破口
大骂。”
宋韵笑的花枝乱颤,“好好的雨巷场景,被你改成这样,你可真调皮。”
最终,车子停在一条小巷子里,下面的路,车子进不去。
陈北还想着替她把行李箱拎回去,可宋韵死活不让。
青石板的小巷,箱子可以在地上拖行,陈北也没有太坚持,只是从后备箱里拿出了一些年货,让她带上。
声称这是束?之礼,要是不带回去,就不让她回去过年了,把她绑到自家过年。
宋韵没有办法了,只得拎上年货,拖着行李箱走进巷子。
陈北在巷口大喊道:“宋老师,过年,我过来给你拜年啊,你要给我准备好压岁钱。”
宋韵回过头来,调皮地说道:“镇子上的习俗,拜年要磕头的!”
陈北小声嘟囔道,“老子没给人磕头的习惯,除非对着磕,你磕一个我磕一个。”
坐回车里,陈北把放在中控台上的几千块钱重新放回扶手箱。
这是宋韵的钱,刚才还给她,她没收。
因为回来的路上,宋韵把老陈坐牢的始末都问清楚了,说他家连房子都卖了,现在肯定更加需要钱。
陈北虽然没说自己创业的事情,可我都开上车了,你觉得我家会缺钱么?
对方似乎选择性地遗忘了一些事情,就是为了把钱留给陈北。
从这里离开之后,陈北也没有直接回自己家,而是来到了二舅家,姥姥是在三个舅舅家轮流住,过年的这个月,基本上都会待在二舅家。
车子还没到二舅家,便看到二舅家的弟弟小龙在街上跟一群孩子放鞭炮,炸盆子。
不锈钢的盆子,被爆竹炸上天,然后落下来,一群孩子发出震天般的欢呼声。
陈北把车窗摇下来,喊道:“小龙,回家。哦,小鹏也在,跟着一起走。”
小鹏是大舅家的孩子,两人年龄相仿,现在应该是上初中。
“哥,你咋来了,昨天我大姑和大姑父刚来家里了。”
“先上车,回家再说。”
两个孩子把手里的鞭炮和香递给其他孩子,在一众孩子羡慕的眼光中,欢呼着坐上车。
现在的小汽车,是个稀罕玩意,谁家要是有个有车的亲戚,那是特别长脸的一件事。
来到二舅家,陈北指挥着两人开始从车上往下卸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