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文豪1879独行法兰西阅读 > 第415章 你们是迷惘的一代(第2页)

第415章 你们是迷惘的一代(第2页)

我站起身,走到窗前。远处,索邦大学的尖顶在阳光下闪烁,那里即将安装我们的第一套校园智能照明系统。如果延误,不仅是信誉受损,更是向全欧洲宣告:人文理想敌不过资本铁蹄。

“有没有办法绕开?”我问。

“瑞士有家小厂能做类似规格的电缆,但产量有限,价格贵三成。”

“订下来。”我说,“另外,请雷诺阿帮忙联系几位艺术基金会的朋友??我们需要民间资本支持。”

莫泊桑挑眉:“你要搞众筹?”

“不。”我笑了,“我要让巴黎人明白,这场战争不只是工程师之间的较量,而是每个人夜晚能否安心回家的选择。”

当天下午,我在《时代报》刊登了一封公开信,标题只有七个字:

**《你的灯,由谁决定?》**

文中我没有提马斯生的名字,也没有攻击交流电本身。我只是讲述了三个故事:一位护士在无电病房中因断电错过抢救时机;一个印刷工人因厂区灯光昏暗导致工伤;还有一个小女孩写信给圣诞老人,愿望是“家里晚上不要黑得吓人”。

然后我说:“现在,有两个未来摆在你们面前。一个是自上而下的命令式照明??统一开关,统一亮度,不管你是否需要。另一个,则是由社区参与规划,按实际需求分配电力,哪怕只是一条小巷口的一盏灯。”

文章末尾,我写道:

>“光不该是恩赐,而应是权利。如果你愿意为此付出一点代价,请寄一张五十法郎的支票至本项目信托账户。我们将为你所在街区安装一盏感应路灯,并刻上捐赠者的名字??不是为了荣耀,而是为了让后代知道,这座城市曾有一群普通人,选择亲手点亮自己的夜晚。”

三天之内,支票如雪片般飞来。

教师、邮差、面包师、女仆、退休老兵……甚至一家妓院集体捐出了整月收入,附言写着:“我们最懂黑夜有多冷。”

短短两周,筹款突破两百万法郎,足够铺设三条主干线路。

消息传开,舆论骤变。《费加罗报》发表社论称:“当资本拒绝照亮贫民窟时,人民自己举起了火把。”连教皇驻法使节也发表声明,赞扬此举“体现了基督教博爱精神与现代科学的完美结合”。

压力之下,克鲁索厂不得不恢复供货,理由是“公众情绪不可违逆”。

而就在我以为局势渐稳之际,一场意外险些摧毁一切。

六月五日晚,位于十一区的临时变电站发生短路,引发小规模火灾。虽未造成伤亡,但媒体迅速发酵,《法兰西回声报》headline醒目刺眼:

**《理想主义者的火花?托马斯电网首次事故曝光!》**

马斯生趁机召开记者会,站在一台巨大的交流变压器前,语气悲悯:“情感无法替代工程严谨。我们不能让整个城市的命运,系于几个浪漫主义作家的梦想之上。”

质疑声四起,部分投资人开始动摇。

我连夜召集团队排查故障原因,最终发现竟是有人故意剪断了接地线,并在绝缘层涂抹导电泥浆。

sabotage。

证据指向一名曾在马斯生团队任职的技术员,现为本地电工工会成员。当他被带到我面前时,满脸倔强。

“他们答应给我妻子治病的钱。”他低声说,“我只是……不想孩子没了妈。”

我沉默良久,最终让人送他回家,并派公司医生前往诊治。

次日,我召开新闻发布会,没有掩饰事故,反而详细公布了调查过程。

“我们的系统并非完美。”我说,“但它有一个优势??透明。每一个节点都有日志记录,每一次操作均可追溯。而更重要的是,当我们发现问题,不会掩盖,而是追问:为什么会有人铤而走险?是因为我们的制度不够包容,还是因为对手太过冷酷?”

我宣布,设立“技术伦理监督委员会”,邀请工人代表、市民团体与独立科学家共同参与电网建设决策。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