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文豪1879独行法兰西无弹窗笔趣阁 > 第415章 你们是迷惘的一代(第3页)

第415章 你们是迷惘的一代(第3页)

“电力不仅是物理现象,更是社会契约。”我说,“今天我们修复的不仅是一条电路,更是人们对变革的信任。”

风向再次扭转。

七月初,首条智能供电线路正式启用。当晚,我在贝尔维尔区的一条老街上,亲手按下启动按钮。刹那间,一排乳白色弧光灯次第亮起,照亮了斑驳的墙面、孩子们惊喜的脸庞,以及一位老妇人含泪的笑容。

她拄着拐杖走到我面前,轻轻吻了我的手背。

“五十年了,”她说,“这条街第一次不怕贼。”

我忽然想起伦敦东区的那个冬夜,我自己蜷缩在桥洞下,看着富人区的煤气灯透过雾气洒出一圈黄晕。那时我就发誓,若有朝一日掌握光明,绝不让它成为区隔阶级的刀锋。

如今,这束光终于穿过了历史的迷雾,落在了它本该照耀的地方。

然而,胜利从来不是终点。

八月中旬,一封来自美国的密信抵达我的书桌。署名是爱迪生的私人秘书,内容却让我脊背发凉:

>“特斯拉已获摩根财团全力资助,将在纽约筹建全球最大交流电站。华尔街意图借此掌控全美电力标准。爱迪生先生恳请您尽快回国,共商反击之策。另:请务必提防马斯生,他极可能只是棋子,真正操盘者另有其人。”

我盯着最后一句,久久未语。

窗外,巴黎的灯火正静静流淌,像一条发光的河。

我知道,这场关于光的战争,才刚刚蔓延到大洋彼岸。

而我,既是一名工程师,也是一位写作者。我懂得如何构建电路,也同样明白怎样编织叙事。在这场较量中,技术决定可行性,但故事,才决定人心归属。

我提笔写下一段话,交给报社明日刊发:

>“有人问我,直流与交流之争,孰对孰错?我想说,这不是数学题。电流的方向可以改变,但服务的对象不应动摇。若一种技术只为少数人谋利,纵使效率再高,也不过是镀金的暴政;若一种系统能让最偏远的村庄自由开关属于自己的灯,哪怕慢一些,也是通向自由的步履。”

>

>“我们争的不是电压高低,而是文明的温度。”

放下笔,我望向墙上那张泛黄的照片??1876年,年轻的我和爱迪生站在蒸汽轰鸣的展馆外,梦想着用电流重塑世界。

如今,我们都老了些,理想却未曾褪色。

只是这一次,我不再是追随者。

我是执笔之人,在现实这张稿纸上,继续书写属于人民的电气史诗。

夜深了,但我毫无睡意。

桌上,新的设计图纸摊开着:一座横跨塞纳河的水上发电站,利用潮汐与水流双重驱动,专为西郊贫民区供电。旁边还有一份草案,提议将废弃地铁隧道改造成地下电缆走廊,避免破坏古城风貌。

而在页脚,我用铅笔轻轻写下一句话:

**“只要还有人生活在黑暗里,我的灯,就不会熄灭。”**

远处钟楼敲响午夜十二下。

巴黎仍在呼吸,灯火未眠。

我知道,明天太阳升起之前,又有无数扇窗户会被点亮。

而那光,终将汇成星海,照亮所有未曾被记述的名字。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