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苹也懂得见好就收,自己娘家就她们三个闺女,也不愿把事情闹的不可收场。只是她这一闹,林家庄的村人算是明白了咋回事,怪道芳芝闹自杀,原来是伟彬当了陈世美呢。
芳芝的爹娘也知道了女儿离婚的事,虽说离婚不光彩,但女儿是个受害者,自己唯有做女儿的靠山才对。老两口便要接女儿回家,考虑着女儿还年轻,便想让她把两个孩子撇给林家。
芳芝拒绝了父母,她不愿再嫁人,两个孩子自小都与她没有分开过,她无论如何也是舍不得两个孩子的。志雷己经十岁了,马上孩子们都长大了就成了她的靠山和顶梁柱。
“你这样苦呀,人家都能结婚,咱为他养着孩子守活寡,不值当啊!”芳芝娘劝女儿。
“我也不是为他守寡,我实在是离不开我的孩子啊,我也不相信男人了,谁愿意找个带着两个男孩又不会生的女人,与其孩子受委屈,不如我们娘仨个相依为命来的自在。”
老两口一时半会的也劝不动女儿,芳苹跟父母商量还是想让芳芝回去,如今闹翻了脸,一个女人领着两个孩子要种地怎么能行,回去了至少还有父母做帮手。要不女人难呢,这种庄稼离了男人不行啊!
“大姐,我就要给两个孩子看着家,地里的活,无非犁地打麦我不行,到时候让俺姐夫给我帮个忙就行。”
“我的三妮呀,原想着你过的最好,咋这样难啊!”
“娘,别担心我熬熬就过去了。”
熬熬就过去了,说着简单做起来难啊。芳芝娘觉得女儿还是得再找一个人,不然光这地里的一摊子活就够难为一个女人了。
暂时也劝不动女儿,那就从长计议吧!
芳芝出了院回家,不由生出一阵悲凉,这个家从此以后真的成了残缺的家了。父母离婚伤害最深的还是孩子,她的志雷从前是一个那么活泼的孩子,如今却变的郁郁寡欢,小小的年纪双眉紧锁一脸忧愁,每日回来便坐在院子里发呆,让芳芝特别的心疼。芳芝后悔了自己脑袋一热的去寻死,如果没有自己后面这一系列的事,委屈的只是自己一个人,如今却把孩子也拖进了这深渊之中,让孩子身心也备受煎熬。
一步错而步步错,以后无论做什么当真得三思而后行啊。
自己的事在村里闹的沸沸扬扬,芳芝也不愿意出门,每日里在家忙碌,想用忙碌的劳动来冲散这乱七八糟的烦乱思绪。两个儿子也很乖,放了学就回来陪在她身边,给了她莫大的安慰。
芳芝是个过日子的好手,以前伟彬挣的钱大多也交给了她,她得空了编篮子也能挣些,养猪养鸡,她手里存了一笔很丰厚的钱,如果不是伟彬惹出这事,他们的日子在林家庄算是顶好的。这个钱如今是怎么也不敢乱花的,孩子要上学,要娶媳妇,我也得提起劲好好编篮子挣钱,好好供他们上学。
到了小年前的晚上,月竹领着孩子们过来了,手里提着一包的东西。芳芝有些意外,不解的看着月竹。
“他让我给你们送来的,给你们准备的过年东西。”月竹笑了笑,把东西放在桌子上。
芳芝自然明白月竹口里的他是谁,还算他有良心吧没有食言,包里是两件孩子的新衣服,玩具,还有一叠钱。
东西虽好但芳芝的心还是不好受“他啥时候回来的?”
“今中午,他说怕你骂他,便把东西撇给了我,让我给你拿来。”
芳芝低头不语许久方道“那个女人也回来了?”
“不知道,只见他一个人。”
“哦。”
“嫂子,走咱们也去看热闹去,你常在家不出门,你都不知道人家刘魁现在也弄了个草台班子,每天晚上在他家门口义务表演排练,准备过了年就正式开始表演了。”
“啥?我竟是不知道。”芳芝吃了一惊。
“走,咱们去瞧瞧!别老闷在家里,人都捂出毛了!”月竹嘻嘻笑拉起了芳芝。
芳芝锁好了门,和月竹领着五个孩子便朝刘魁家门口而去。
刘魁种完麦子便去找那伙在村里表演的艺术团去学习了,学习了几个月便回来招集了几个村里的闲汉日夜操教起来,准备明年就串街走巷开始表演挣钱。
门口扯着电灯,围了不少的孩子大人,这年头村里甚少有热闹看,这免费的表演还是吸引了很多人,甚至还有外村的人也过来看稀罕。
几个人走近了,发现二大和改梅婶也在,二顺一见她们过来,就从月竹手里接过了晓刚,把他抱在自己身前,让他看的清楚。
多日不见的刘魁理去了以前那头肮脏的乱发,穿了一身挺括的中山服,竟然一下子人五人六起来。众人听着他那一口蹩脚的普通话,都哈哈大笑起来,有人还骂他“娘的,快把你的舌头捋首了吧!”
站在中间的刘魁不慌不忙,丝毫不受影响,表演的有条不紊。
芳芝捅了捅月竹“这晓川咋真阔呢!”
月竹顺着芳芝的手看,却见侄子晓川手里拿着好些零食,正蹲在那里边吃边看边哈哈大笑。月竹也纳闷,虽说爱玲卖成衣是挣了钱,日子也是比以前好过了,但谁也不会给孩子那么多的零花钱,让他们买零嘴吃的。
自己家的这三个孩子,也是很少给他们零花钱,挣个钱不容易,还是要存着干些正事的。孩子们毕竟是孩子,看着别人吃也是眼馋,有次她做好饭喊他们三个回家吃饭,远远的就看见他们仨站在别的孩子跟前,眼巴巴的看着人家吃零食,三个人等着人家走了,拾了包装袋,撕开袋子舔了起来。这一幕深深的刺痛了月竹。
回到家,她便和建国说起了这事,让建国也是心疼,他们的童年己经是受了罪缺衣少食,现在日子好过了也不愿孩子再受他们小时候的苦楚,他告诉三个孩子,真想吃了告诉爸爸妈妈,可不能再捡别人的东西吃了。
三个孩子比起别人家的孩子真是懂事的太多,建国也常说月竹大人少吃些少穿些别委屈了孩子们,让她隔段时间给孩子们改善一下伙食,隔几天给他们发些零花钱。不过月竹还是小气,每次给他们都是一毛两毛的,给他们越多,让他们养着大手大脚的习惯就不好了。
看着晓川这手里的东西,没个一块钱不行,月竹不由心里感叹爱玲这是真挣下钱了啊,对孩子这么阔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