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竹娘知道女儿心里的苦和委屈,建国娘以前的所做所为,连她都觉得气愤,更何况女儿这个当事人了。但毕竟人得往前走,她是建国的亲娘,抬头不见低头见是怎么也撇不开的关系,老是别别扭扭只能自己心生负担,连累家庭不和睦,让外人看笑话。
“娘,您别管了我啥都知道,”月竹叹气“她是她我是我,我明白您的意思,她到了需要照顾的时候该怎么着怎么着,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成,怎得会不管她。”
“是啊,尽人事听天命,老天爷睁着眼呢。”月竹娘心里一阵欣慰,她自是知道她的三个孩子都不是蛮不讲理之人。
建国娘回了家,坐在棚子下面一边烧火一边的泪就落了下来,她难心的不行。真的是后悔起早几年没有好好的带那三个孩子,孩子们竟然都不要她这个奶奶呀!
她拿了木棍在膝盖上撇断了塞进灶里,一股烟出来熏的她眼睛也睁不开,大儿子建国给她买了煤炉,她觉得浪费,一个人的饭搁不住一天烧三个煤球,现在往冷里去烧火还暖和些。大儿子走前怕她冷,给她拉了一车棉花棵子,让她冬天没事了烤火,她就拿这个烧火做饭了。
现在跟爱玲他们分开了,她一个人冷了就偎被窝,小好给她买的有热水袋,灌上一个能管好长时间,再说了冬天冷还是干活少,她纺花合绳,剥玉米一忙起来就不觉得冷了。
她吃的也简单,昨天擀的面条,捣的蒜汁还没吃完,院里门口种的有青菜,薅上一把洗了,等着水开一下就成。
她坐在堂屋门口的日头下吃着面条,爱玲领着三个孩子放学回来了。
建国娘看到儿媳妇的脸并不好看,那眼睛似乎正盯着自己看,建国娘想起了上午的事,也不理睬她,我哪里说错了,就是难看的很。她自顾自低头吃饭,管她的眼睛恨不得把自己吃了。
影子盖住了她,建国娘抬头就看到了媳妇那张满是冰霜的脸“你倒是好吃啊,管好自己得了,我穿个衣裳你也要管,当着大街上那么多人给我没脸,你还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话尾的那句话让建国娘气愤,“爱玲,我还不是为你好,你说这叫啥啊。”
“好话!你就跟人家不一样,就是瞎胡管,不该你管不该你说的你偏管偏说,显摆着你多会过日子多当家,就没见过你这么多事的人!”
“你,你这是用不上我了,故意挑刺看我不顺眼了!”
“我还就是看你不顺眼,看见你就够够的!你当你是谁啊,一天天那嘴叭叭个没完,烦死人了你!”
建国娘的委屈无处发泄,这就是我啥事都想着她的爱玲啊,翻脸就不认人呀,泪水纵横,一滴滴的落在碗里。
爱玲看婆婆哭了,冷哼一声不再理会她,便去灶屋做饭去了。
建国娘想起上午随柱娘的话,现在想起可真是良言,她在心里暗发誓,我以后就当自己是瞎子聋子,再管闲事活该这样被人家骂,我坚决一句话一件事也不管了,管你们穷的要饭我也不管了!
说了婆婆一顿,爱玲这心里才畅快了些,吃好饭便去屋里拿了一件她的旧毛衣拆了,上锅一蒸,把线挂在院里的绳子上晾着,准备干了给晓玉织条毛裤穿。
忙忙碌碌的一中午,又该去学校了。她便提上毛线领着两个孩子便去学,晓辉也不耽误她上课,在育红班还有人玩,比在家跟着婆婆强,天天搞的孩子脏兮兮的。
还不到上课时间,她便坐在讲台的椅子上织起了毛衣,晓梅跑到她跟前“婶儿,俺妈让我告诉你一声,说这个星期六去进货。”
“哎,中我知道了。”爱玲笑着揉了揉侄女的头发。
晓梅便蹦蹦跳跳的出去了。
爱玲听了侄女的话,开始暗里盘算起自己的钱来,既然去批发市场了如果价钱合适索性就带回来些货,拿到会上试一试。这教育红班怎么办呢,她脑子一转如果自己去赶会,就让关老师给自己代一天课,关老师跟自己关系好,这个应该不难。先试试水,如果挣钱就将这代课老师给辞了,专一做生意,如果不成就当去长见识了,还回来做老师。
到了星期六这天,爱玲把三百块钱装好就去找嫂子,妯娌俩个迎着冬天清冷的风出了门。要去赶车进货,她们很早便起来了,外面依旧漆黑一片,两个人匆匆的走在去乡里的路上。
“嫂,你真胆大,要是我一个人去我真不敢。”爱玲几乎追不上嫂子的步伐,看不出小小巧巧的嫂子走起路来这么快。
月竹笑“人的本事都是逼出来的,我和你哥两个人去进货,得多掏一个人的路费,习惯了其实也没啥。”
“是这个理,这走走身上还暖和。”
到了乡里天还没有亮,在大路上己经站了几个人,这都是去进货的生意人。
一路的颠簸不提,到了市场爱玲算是大开了眼界,那么大的市场,那么多的进货人,各色各样的商品让爱玲眼花缭乱,眼睛都不够用了。
月竹进好了自己的东西,爱玲便让月竹带着她到批发成衣的地方去瞧瞧。“你呀,不是刚买了衣服么?”
“我好不容易来了,看看捎些货也赶会试一下。”
月竹这才明白了爱玲的想法,难怪这些日子不去给自己帮忙干活了,原来这鬼灵精准备卖成衣呢,这样也好省得她不停去找我,让我没话找话的陪她了。月竹还是佩服爱玲这脑袋瓜,有生意头脑。
爱玲问了健美裤的价格,一问不打紧,险些让她吐血,那个熊女人竟然挣了自己八块钱。爱玲顾不得生气,批发了些健美裤,选了些便宜的时兴线衣,秋衣之类的,带了满满两包货,准备回家大干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