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替关羽守荆州开始最新章节笔趣阁 > 第369章 曹叡渡河(第2页)

第369章 曹叡渡河(第2页)

灯升空那一刻,江面倒影如星河倾泻,照亮了整座城池。守城官兵本欲阻拦,见状却默默列队敬礼。他们知道,这不是叛乱,是亿万颗心在同时点燃。

二十日后,队伍抵达长安城外。消息早已传开,全城学子自发聚集于西门,手持蜡烛,静默相迎。归心馆内的匈奴王子率众跪拜,西域各国使节脱帽致意,连宫中宦官也悄然点亮廊下灯笼,形成一条蜿蜒的光路,直通太医院。

水昭被人搀扶着走入寝殿。刘瑾躺在榻上,面色苍白,呼吸微弱,额上缠着湿巾,口中仍在呢喃:“……第三章算术例题……需补插图……岭南竹纸易损……换桑皮……”

水昭坐在床边,轻轻握住他的手,低声唤道:“阿瑾。”

没有回应。

他又唤:“还记得潮音洞吗?你第一次背《归心辞》,背错了三个字,把‘人心可补’说成了‘人心能修’。我说不对,你犟嘴说意思差不多。我罚你抄十遍,你一边抄一边哭,墨汁滴得到处都是。”

刘瑾的睫毛微微颤动。

水昭继续道:“后来你在敦煌废墟里找到一块残碑,上面刻着‘我不畏暗’,你说那是天意,非建学堂不可。我骂你胡闹,你说:‘老师,若我不做,谁来做?’”

刘瑾的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

水昭俯身贴近,声音更轻:“现在轮到我问你了??若你倒下,谁来继续走下去?”

刹那间,刘瑾猛然睁开双眼,目光如电,直视水昭。他虚弱却坚定地抬起手,指向窗外那片由千万烛火织成的星海,嘶哑开口:

“他们……都会走。”

一句话毕,泪水顺着他瘦削的脸颊滑落,滴在胸前那枚磨得发亮的铜牌上??三个字清晰可见:**我也做了**。

殿外,柳青禾带领众人齐声诵读《归心辞》。声音由低转高,由近及远,最终传遍全城:

>“天地有裂,人心可补;

>一人举火,万灯响应;

>我不畏暗,因我心中已有光。

>光不能停,因我身后尚有众生。”

七日后,刘瑾康复临朝。他未回宫中,而是直接登上长安最高处的“天文阁”,召集群臣、学者、工匠、农夫、商贾、戍卒、女师、盲童代表共百人,举行史上首次“万民议政会”。

会上,他宣布五项新政:

一、设立“无名奖”,每年遴选百名默默奉献的基层教师、医者、工匠,赐田宅、免赋税,名录镌于国子监墙;

二、开放皇家藏书阁,凡年满十六者皆可入内阅读,无论出身贵贱;

三、在全国推行“烛火令”:每村每夜须有一屋点灯授课,官府补贴灯油费用;

四、编纂《庶民列传》,收录三千年来未曾留名的普通人故事,由各地学子共同完成;

五、重建“潮音碑林”,将十年来各地民众写下的“我也做了”拓印成册,永世保存。

散会之后,刘瑾独自登上海角亭。暮色四合,海天一线处,夕阳如血。他望着远方,久久不语。

柳青禾悄然走近:“您在想什么?”

“我在想,会不会有一天,人们不再需要‘我也做了’这句话了?”他轻声道,“当每个人都理所当然地读书、说话、思考、决定自己的命运时,这句话是不是就不用说了?”

柳青禾微笑:“或许那时,它会变成另一种声音??比如,‘我正在做’,或者‘我们一起做’。”

刘瑾笑了,笑容如少年般清澈。

次日清晨,全国三千余所学堂同步举行“新生礼”。所有入学儿童第一课不再是写字,而是闭眼静坐,聆听内心的声音。然后,他们在纸上写下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

在辰阳,在敦煌,在岭南,在江汉,在草原,在雪山,在每一盏摇曳的灯火下,无数稚嫩的手握着炭笔、毛笔、刻刀、盲文针,一笔一划,写下了同一个信念:

**我也做了。**

而在潮音洞前,水昭再次拿起扫帚,清扫碑前落叶。风吹起他雪白的发丝,也吹动岩壁上那四个大字??“光不能停”。阳光斜照,字迹如燃。

他知道,这条路还很长。

但他也知道,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点亮一盏灯,

黑暗,就永远赢不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