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南洋吴宋崛起 TXT > 第80章 差距(第1页)

第80章 差距(第1页)

金红色的光芒照亮了整个河谷,也映照著远处山坡所有等待著的人那狂喜的脸庞上。

“成了!成了!”一个老铁匠有些激动,指著那还在不断从出铁口奔涌而出的洪流,“看这顏色!看这成色!没错,绝对是成了!”

一旁的陈阿水此时也是鬆了口气,一直悬著的心终於落下。作为经验丰富的老铁匠,此时就基本上能判断出这一炉铁水的好坏了,他这一个月的努力没有白费!

铁水在铸模中渐渐凝固冷却,顏色也由原本的金红转为暗红,最终变成暗灰色,还带有微弱的金属光泽。陈阿水走到一块刚刚脱模,还尚有余温的铁锭前,他拿起铁锤,仔细地敲击著铁锭表面,直至敲出一个断口,又凑近观察。

“大少爷!您看!”陈阿水將铁锭捧到吴志杰面前,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嘶哑,脸上却带著喜悦的光芒,“成了!虽然还是比不得我佛山老家用上好木炭和精选矿石炼出的精铁,断口还有些灰暗,气孔也多些。

但比起先前这些土人炼出来的全是渣滓孔洞的『海绵铁可强多了,日后打制兵器、农具,绝对顶用!”

他又笑著指向旁边已经堆积的、刚刚出炉的铁锭,自豪地说道,“这一炉,就顶的上过去土人那三个破炉子吭哧吭哧干三天的量!”

吴志杰接过铁锭,入手有些沉重,铁锭表面虽还是有些凹凸不平,色泽也並非纯正的灰白色,但比起先前那种布满蜂窝状气孔的劣铁,已经算是天壤之別了。

他掂量著手上这份沉甸甸的收穫,脸上也露出了真切的笑容。这炼一炉铁的的速度和质量,放在此时的佛山,恐怕只能算是中等偏下,但在这技术落后的南洋,已是足以碾压周边所有土人城邦了。

“陈师傅,诸位师傅,辛苦了!”吴志杰声音洪亮,满是讚许之意,“你们此番算是立下大功,自当有赏!”

周围的工匠和管事们顿时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

吴志杰抬手下压示意眾人安静,隨后又大声开口宣布道:“所有参与建造、开炉的工匠、管事,按出力大小,赏银五两至二十两不等!所有矿工、杂役多发一月工钱!”

他顿了顿,又將目光转向陈阿水,这位高炉炼铁的最大功臣,“至於主事陈阿水,赏银百两,熟田二十亩!”

他本想再赐予陈阿水一个官职的,但话到嘴边才发现並没有合適的。北大年此时的行政体系混乱无比,属於是缺什么就补什么,虽然运转到此时並未出现什么紕漏,但时间长了难免会有问题。

“看来在拿下也拉后得好生整顿一番了!”他心中暗自想到。

“谢大少爷恩赏!”巨大的欢呼声瞬间在山谷中爆发,工匠们喜形於色,干劲更足了。陈阿水此时也是激动得连连作揖,连声道谢。

如今这一炉的產出大概有300来斤铁,两炉加起来就能有700斤左右。不过,这些都是生铁,还需再经过“炒铁炉”加工,才能成为熟铁,才能打造成各种农具供日后的移民开荒使用。

然而,就在这片喜气洋洋的氛围中,吴志杰的声音却又如同一瓢冷水,清晰地响起:

“陈主事,诸位师傅,”吴志杰的目光扫过脸上还带著兴奋红光的陈阿生和一眾工匠,“此炉初成,首次开炉便有如此產出,远超先前,实属不易!”

他先是肯定了此间眾人的成绩,但紧接著又话锋一转,语气凝重,还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紧迫感:“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我听闻那些西夷,此时的炼铁之术,早已远不止於此。

他们的高炉高有四丈有余(十三米),径逾十二尺(四米),更可怖的是,他们的高炉能连续冶炼,日夜不息,数月才需停炉检修。且其燃料也极为特殊,火力之猛,之持久,之纯粹,远非寻常木炭可比。

因此,他们炉温极高,远超我等想像,熔炼出来的铁水,亦是精纯坚韧,杂质极少,可直接用於灌注。”

他每说一句,陈阿水和几位老工匠眼中的兴奋就褪去一分,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凝重、震惊,甚至是难以置信。作为铁匠,他们自然是知道吴志杰所说的这些话语代表著什么。

光是炉高也就罢了,大清境內此时也有不少大型高炉,但那种高炉往往五六日才能开一炉,出一次铁。而吴志杰所说的那些西夷竟然能做到连续冶炼、日夜不息了,这是何等恐怖,双方的差距简直大到难以想像。

“他们的高炉,”吴志杰声音不高,但在此时却字字如锤,狠狠敲击在眾人心头,“一日能出三次铁,每次產出能有万斤,可抵我等十炉、数十炉。

而且,他们所炼之铁,非但量大,质更是极佳。用以铸炮则坚而不脆,制銃则经久耐用。

此等差距,已非尺寸之功,而是天壤之別!”

山谷中一片寂静,只有水轮转动的隆隆声,风箱鼓吹的喘息声。巨大的落差感,如同一座无形大山,压在了刚刚还沉浸在开炉成功的喜悦中的工匠们心头。

陈阿生更是脸色发白,嘴唇翕动了几下,最终化为一声沉重的嘆息:“大少爷……这……这西夷之术,竟至如此境地?那我们……我们这……”

吴志杰並未说假话,双方之间的差距確实已经到了这个底部。英国此时一年的铁產量已经达到6万吨,大清此时產量有著2万吨,双方差距看似不大。

但在技术的代差之下,大清將一直保持著这个產量,而英国的数据却在不断攀升。双方差距不断拉大,直至数十年后,差距扩大至一百倍以上。

不过吴志杰这番话倒不是为了打击他们,而是想让他们认清事实,只有知道了双方的差距才能尽力去追赶。

而且,就就最紧要的开荒之事来说,眼下这个產量已经是绰绰有余了,至於想要追赶上英国人的脚步,就只能靠吴志杰的努力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