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佛祖沉吟片刻,续道:
“同一天,城西老实樵夫李二,担柴下山,
忽见坡下有小儿滚落,柴担一撂,衝下救人,急切间踏倒一片青苗。
那地是村中孤老张婆活命的指望。
李二惶恐请罪,张婆扶他起来,
看看他磨破的衣襟,又望望坡上惊魂未定、完好无恙的小儿,枯瘦的手摆了一摆:
“罢了,罢了,你脚踩得歪,心却是正的。”
眾弟子听完后面面相覷,不知佛祖深意。
玉帝沉吟一声,开口道:
“金蝉子……你来回答。”
“臣在。”
金蝉子向前半步,李宽因为站在金蝉子身后,先前玉环不偏不倚,正好落在金蝉子的身上。
他听完这个故事,沉思片刻,心中有了答案。
“弟子才疏学浅,些许微末之见……”
“稟玉皇大天尊,回如来尊者,弟子以为……”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金蝉子此言一出,天庭眾仙一言不发,
西方诸佛则纷纷頷首讚许,如来佛祖亦面露嘉许之色。
李宽眉头微顰,面色不愉。
那王善人就算是贪图名声,可广施米粥的善行却是实打实的。
那些灾民百姓也实实在在的吃进了肚子,活命无数。
如此功德,换来一座牌坊有何不可?
那牌坊定然是石雕斧凿,区区一场大雨,怎么可能衝垮。
定然是如来使了个法子。
而那樵夫救下孩童是一功德,但孤老张婆却是无辜之人。
佛祖明明有大法力,不说让那张婆衣食无忧,起码能让那青苗枯木逢春,但他却视而不见。
下面的天庭眾仙看在佛祖的面子上不愿开口,但心中多少有些不忿。
他们都是正统玄门,讲究的是顺其自然。
这种割肉餵鹰的做法……
金蝉子注意到李宽的脸色,眼波流转,本就想试探李宽虚实的他笑眯眯的说道:
“愚兄拙见,觉正贤弟身为菩提大仙弟子,定然有高论。”
“还请觉正贤弟指教……”
李宽摇了摇头,不愿出言。
这里是西方极乐,不看僧面看佛面。
“师兄过誉了,我修为浅薄,哪有什么高论。”
李宽摆手拒绝,如来佛祖却温言道:
“觉正身为菩提尊者之徒,不必谦虚了……”
李宽面色难看,看向菩提祖师。
祖师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眼神。
“无妨,徒儿,想到什么便说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