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师叔培育这天地灵根人参果树,顺应四时,调和阴阳,非强力催生,而是静待其自然生长成熟,方能得此无上珍品。”
“教化弟子,亦是此理。”
“强扭其性,反伤根本;顺其天赋,因势利导,方是正道。”
此言一出,镇元子眼中精光大盛,拊掌笑道:
“妙哉!师侄此论,深得我心!”
“教化之道,贵在『因材施教,顺其自然。”
“如同园中草木,松柏喜阳,幽兰爱阴,若强行易地而处,皆难成材。”
“贫道观玄枢师侄……”
他目光再次温和地落在玄枢身上,
“其根骨清奇,稟赋特异,似蕴水泽之润,又藏锋锐之机,”
“更有一丝深沉厚重的宿慧因果缠绕。”
“师侄收其为徒,此子福缘深厚矣。”
李宽正色道:
“师叔法眼如炬,一语中的。玄枢身世,师尊已有明示。”
“晚辈此番携其下山游歷,正是欲令其於红尘万象、诸般因果中磨礪心性,体悟自然之道,借外境炼內心,以期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师叔这『扎根厚土,参赞造化的地仙大道,实乃极好的借鑑。”
静室之中,道韵流转。
两位大能论道,言语间虽无惊天动地的神通显化,却字字珠璣,直指本源。
时而引经据典,妙语连珠;
时而以物喻道,深入浅出。
所谈內容,从地脉运行、草木灵性,到心性修持、因果缘法,
再到三教异同、超脱究竟,包罗万象,玄奥精深。
玄枢侍立一旁,虽对其中深奥玄理不能尽解,却也努力倾听记忆。
只觉得两位师长言语间,仿佛引动了天地间某种无形的韵律。
镇元子的话语,让他仿佛感受到脚下大地的脉动,草木呼吸的韵律,
一种厚重、绵长、生生不息的力量感油然而生。
而师父李宽的阐述,则如涓涓清泉,涤盪心灵,又似皓月当空,
照亮迷雾,將佛家的空灵、儒家的中正、道家的自然,圆融无碍地贯通起来。
许多平日里懵懂之处,此刻竟有豁然开朗之感,道心为之澄澈。
论道不知时日,窗外日影西斜。
清风明月悄然进来,为二人续上灵泉烹煮的清茶。
镇元子饮了口茶,目光深邃,缓缓道:
“贫道这万寿山虽非净土,却也愿为师侄师徒留一清净之地。若有需时,隨时可来。”
李宽拱手谢道:“师叔厚意,晚辈心领。有师尊在上,有师叔护持,小弟心中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