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音乐类节目总策划”,这个职位,更是整台晚会的核心与灵魂!
往年,担任这个职位的,无一不是国內音乐界,德高望重、泰山北斗级的人物!
而现在,这个重担竟然交给了年仅二十多岁的陈墨!
这是何等的信任!
何等的荣耀!
“张阿姨,这……这太突然了,我怕我资歷不够,难当大任。”
陈墨確实被这个任务,给惊到了。
“呵呵,年轻人,不要妄自菲薄。”
张副局长笑著说。
“能者多劳嘛。我们相信,你有这个能力,为全国的观眾,带来一台,不一样的新春音乐盛宴。”
“而且,”她补充道,“这也是一个机会。一个,让你將你所倡导的新华流,通过春晚这个最大的舞台,传递给每一个人的,最好的机会。”
陈墨看著手中的邀请函,感受著那沉甸甸的分量。
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
从这一刻起,他的肩上扛起的,不再只是一个公司的未来,一个团队的梦想。
而是,一个国家在文化领域,崛起的希望。
从招待所出来,坐上返程的车,王海和李薇,依旧处於一种极度兴奋的、不真实的感觉之中。
“墨子……我……我不是在做梦吧?”
“春晚总策划……咱们这是要上天啊!”
王海用力地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疼得齜牙咧嘴。
李薇也激动地说:“这下,看谁还敢说我们是草台班子!我们现在,是国家队了!”
陈墨却显得异常平静。
巨大的荣誉背后,是同样巨大的压力。
他知道春晚这块蛋糕,不好啃。
它不仅是一场文艺晚会,更是一场需要平衡各方利益、照顾各年龄层观眾口味的、复杂的工程。
稍有不慎,便会招致铺天盖地的批评。
他闭上眼睛,开始在脑海中飞速地构思著。
今年的春晚音乐,应该走一个什么样的基调?
是继续弘扬国风?还是走温情路线?
他想起了在路演时,那些普通劳动者,唱起《只要平凡》时,眼中的光。
他想起了在巴黎街头,那些外国友人,听到《青瓷》时脸上的惊嘆。
一个大胆的、全新的想法,渐渐地,在他的脑海中成型。
他要做的,不仅仅是一场“歌曲的联欢”。
他要做的,是一场关於声音,跨越地域、跨越阶层、跨越文化的,宏大敘事。
他要让农民工的號子与交响乐,同台合奏。
他要让留守儿童的歌谣,与最顶流的偶像,一同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