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缓缓地坐了下来。
然后,拿起桌上的碗筷,为自己盛了一碗米饭。
她对著面前那空无一人的座位,露出了一个温暖的女儿般的微笑。
仿佛她的对面就坐著她那慈祥的父母。
这个动作,这个眼神,瞬间就击中了无数观眾的心。
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
看到了那个,在饭桌上听著父母嘮叨,为父母夹菜的自己。
紧接著,沈清歌,开口了。
她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了每一个角落。
“门前老树长新芽,”
“院里枯木又开。”
“半生存了好多话,”
“藏进了满头白髮。”
她的声音里,没有一丝一毫的演唱技巧。
没有转音,没有颤音,没有共鸣腔的运用。
她只是在用一种最平淡,最家常的语气在轻轻地诉说。
仿佛,她不是在唱歌。
而是在,吃著年夜饭时,看著自己父母那苍老的面容,和满头的白髮,有感而发,说出的一段心里话。
这份极致的真实。
这份洗尽了所有铅华的质朴。
比任何,华丽的高音,都更具穿透人心的力量。
后台,总导演和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死死地盯著监视器。
他们的手心全是汗。
他们知道,陈墨,在赌。
他在赌,全国的亿万观眾,能否,静下心来,去欣赏这样一种极简美学。
他也在赌,沈清歌,这位影后,能否,用她那炉火纯青的“体验派”演技,將所有观眾都代入到那个情境之中。
而舞台上,沈清歌的诉说,还在继续。
“记忆中的小脚丫,”
“肉嘟嘟的小嘴巴。”
“一生把爱交给他,”
“只为那一声爸妈。”
她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淡淡的鼻音。
她的眼眶,也微微地泛起了红。
而她的身后,那块巨大的背景屏幕,也终於亮了起来。
屏幕上,出现的不是什么酷炫的特效动画。
而是一张张,由道具组,从全国各地徵集来的普通家庭真实的照片。
一张,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黑白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