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寧妃严以律己、严於內治,对宫中诸皇子管教甚严。
但郭寧妃有亲生儿子鲁王朱檀,在对朱檀的管教上,就是两个標准。
也正因此,朱檀在就藩之后,就好金石之药,信道士传房术,结果在洪武二十二年,服丹药中毒而死。
郭寧妃在朱檀死后,性格就变得越发的严厉。
朱植、朱权、朱松等年幼的皇子,每去郭寧妃那里,都是战战兢兢,生怕会被责罚。
以己推人。
朱植等人自然而然的想到,太子妃吕氏,在对待朱允炆和朱允熥的问题上,肯定是两个標准。
这么一想。
朱允熥不喊吕氏娘,也不是什么大错。
甚至,朱植等人心里还暗爽。
要是这事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废了郭寧妃掌后宫的权力,以后他们见到郭寧妃,也不用再唤“娘娘”了。
“允熥殿下,你这是狡辩,太子妃已经扶正,就是东宫之主,按礼法论,身为人子,见到主母,就应当以母尊称。”
方孝友气得脸色铁青,要不是有朱楧等人在场,他就要指著朱允熥怒骂了。
“方先生,孤尊你一声先生,你怎么能这般无根据的妄言,孤什么时候不尊礼法了。孤只是对亲生母亲之死,有疑心罢了。”
“在未弄清楚亲母真正死因之前,孤不会叫任何人一声娘,这一点,就算是皇爷爷在这里,孤也要说上一说。”
“还有,你们这些只会舞文弄墨的文人,靠著一张嘴,一支笔,就会欺负我们武勛子弟,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朱允熥怒目而视,挽起袖子,作出欲打方孝友的样子。
他这一下。
把方孝友嚇得够呛。
朱允熥是皇孙,是郡王,打他一个王府属官,打了也是白打。
更重要的是,朱允熥话里有话,先是怀疑起了常氏死因,后来又把方孝友归类为文人,把自己归为武勛子弟。
这么一来,方孝友“论孝”的题目,在朱允熥一番狡辩后,就成了老朱家的家事,还有文人集团和武勛集团之间的矛盾。
闹大了!
今日之事,要是锦衣卫报到朱元璋那里。
朱允熥会怎么样,方孝友不知道。
他方孝友,绝逼不会有好下场。
万一朱元璋震怒。
一道詔令下来,剥皮填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