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便说:“那你记住,无论你走向何方,我都会来杀你??若你背弃初心。”
现在,她来了,却没有杀他。
因为她看见,他依旧手持烛火,在黑暗中前行。
“我们回去吧。”
她轻声道。
“回不去的。”
许仙苦笑,“圣旨未完,佛宝未迎,国师虽除,幕后之人犹在。
皇帝……或许早已不是皇帝。”
罗彬猛地抬头:“你是说……陛下也被替换了?”
“我不知道。”
许仙望着天空渐露的晨曦,“但我知道,这场局,才刚刚开始。
国师不过是棋子,背后还有更大的手在操控。
崔恒之死,不是因为他抗旨,而是因为他写了《谏佛议》,揭露皇家密录中记载的‘长生祭典’。”
“什么祭典?”
“以天下英才之气血,滋养一人之寿元。”
许仙闭眼,“每三年一次,选三十六名进士,或暴病,或意外,或发狂自尽,皆无声无息消失。
他们的名字,从未出现在史册。”
罗彬浑身发抖:“所以这次选我们三人……不只是因为殿试前三,更是因为我们都在那份名单上?”
“不错。”
许仙睁开眼,“崔恒第一个死,是因为他查到了真相;你被种心蛊,是因为你意志薄弱,易于控制;而我……我是沈仲文弟子,韩愈再传,文运昌隆,最适合做主祭品。”
女子静静听着,忽然问:“那你为何还要接旨?”
“因为我若不接,下一个就是你。”
许仙看着她,“我知道你会来救我,所以我必须活着,等你来。”
她怔住,随即低笑,眼角竟有泪光闪动。
“傻子。”
她轻骂,“你以为我怕失去你?我是怕这世间少了一个肯为百姓说话的读书人。”
许仙握住她的手:“那我们一起走下去。”
“走到哪里?”
“走到真相大白之日。”
她沉默片刻,终是点头:“好。”
三日后,太原城解禁。
百姓出门见街巷洁净,符咒褪色,僧人不再诵经驱邪,仿佛噩梦初醒。
有传言说,晋祠走水,烧毁了一尊邪佛;也有说,朝廷派来的寺察使铲除了妖道,还城安宁。
罗彬选择了辞官归隐。
临行前,他对许仙说:“我不配做你的同僚,但我敬你是条汉子。
若有来世,愿生于清平之世,不做这乱局棋子。”
许仙送他至城门外,拱手作别。
回程路上,马蹄轻缓。
女子骑在一匹白鹿背上,随行相伴。
她已换回素裙,发间簪一朵山茶,宛若寻常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