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收治的危重病人共有12位,每个人的情况都需要详细记录。
阿依古丽坐在对面,帮他核对数据。
“对了,”阿依古丽突然说,“昨晚的事让我想起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建立一个急救预案,专门针对这种多发伤的情况?”
李明放下笔:“你说得对。昨晚虽然配合得还不错,但如果有个标准流程,可能会更有序。”
“而且要把中维医结合的方案也加进去。”阿依古丽继续说,“就像阿曼大夫的止血方,真的帮了大忙。”
他们正说着,阿曼大夫拄着拐杖走进来:“说到我了?”
“阿曼大夫,您也该休息了。”李明连忙站起来。
“我啊,睡不着。”老人在椅子上坐下,“一直在想昨晚的情况。李明说得对,咱们确实需要一个完整的预案。我这几十年也遇到过不少类似情况,有些经验可以总结总结。”
就这样,在晨光中,三个人开始讨论预案的细节。
阿曼大夫说起了他年轻时参与的一次地震救援,阿依古丽分享了去年雪灾时的经验,李明则讲述了在上海实习时遇到的大型车祸救援。
门外渐渐热闹起来。
早上八点的门诊开始了,走廊里陆续有病人经过。
送实验室样本的护士快步走过,推着轮椅的家属轻声交谈,新来报到的实习医生排着队等待分配。
医院像一架精密的机器,开始了新一天的运转。
“李医生!”护士站传来急促的呼喊,“领队病人醒了!”
李明赶到病房时,领队刚刚恢复意识,虽然还有些迷糊,但生命体征平稳。
他的床边围满了旅游团的老人们,有人抹着眼泪,有人轻声安慰。
“小张,你可吓死我们了。”一位老太太哽咽着说,“要不是你,我这把老骨头就要送在这了。”
领队虚弱地笑了笑:“应该的……这是我的工作。”
“不只是工作。”李明一边检查一边说,“您的选择很勇敢。”
这时阿布都·卡德尔院长来了。
他看了看各个病房的情况,满意地点点头:“辛苦了,你们都回去休息吧。下午两点前不用来了。”
“院长,”李明说,“我和阿依古丽在讨论建立一个急救预案……”
“好想法。”院长打断他,“但不是现在。你们已经工作了快24小时,先回去睡一觉。养精蓄锐才能做好下一步工作。”
临走前,李明和阿依古丽又去ICU查看了一遍病人。
晨光中,病房里的每张面孔都透着平静。
昨晚的惊心动魄仿佛已经远去,留下的是新生的希望。
“今天是个好天气。”阿依古丽轻声说。
李明看向她,笑着点点头。
在这座古老的城市里,在这家守护生命的医院中,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谱写着希望。
这是一个平凡的晨光,却照亮了无数生命的希望。
晨光透过枝头嫩绿的叶子洒下来,温暖而明亮。
经过了一个不眠之夜,新的一天正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