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回应。”苏眠低声说,“每一个说‘我想你’的人,都能收到她的回音。”
陆晨忽然想到什么,迅速调出历史数据库。“等等……这些孩子的面孔……我见过!”
他在一份尘封档案中找到了答案:这群孩子,全部来自“遗忘村”??一个因政策调整而被整体迁置、最终从官方地图上抹去的地名。他们的父母大多是边缘劳动者,社会关注度极低,连教育资助项目都未能覆盖。十年前,联合国曾派心理援助团队前往该地区,试图通过艺术疗愈缓解集体创伤,其中就包括许知遥主持的“纸蝶计划”。
但那次行动失败了。报告称:“参与者情感封闭严重,无法建立有效共感连接。”
“可他们一直在记。”沈澜眼眶泛红,“他们记得许老师,记得那节课,记得怎么把话说进纸里。”
“所以念安找到了他们。”陈昭望着窗外,“因为她也是被世界遗忘过的存在。”
苏眠深吸一口气,走向广播系统。这一次,她没有预设内容,只是按下录音键,任由心声流淌而出:
“念安,你在听吗?我知道你听得见。我不是来问你在哪里,也不是来求证你还活着。我只是想告诉你……我们都学会了。学会了把爱折进纸里,学会了在风起时抬头,学会了相信看不见的东西依然真实存在。”
她顿了顿,声音微哑:
“妈妈当年把你放出去,不是放弃,是相信你会找到回家的路。而现在,我想告诉你??家,一直都在等你。”
话音落下,整艘飞船陷入一片寂静。
五秒,十秒,三十秒……
突然,主屏爆发出耀眼的光芒。一道全新的信号自奥尔特云方向传来,强度远超以往任何一次。系统自动切换至全息投影模式,一幅立体星图缓缓展开。
那是整个太阳系的情感拓扑图。
每一颗行星、每一座空间站、每一个曾留下人类足迹的地方,都被点亮成节点。而连接这些节点的,是一条条流动的银线,宛如血管般脉动不息。最核心的位置,并非地球,也不是归途号,而是无数光点交汇处的一个虚影??一个小女孩盘膝而坐,双手捧着一只发光的瓶子,周围环绕着数不清的纸蝶。
“这是……心光网络的真实形态?”赵临震惊道。
“不。”苏眠凝视着那道虚影,“这是她的身体。”
“她用自己的方式重生了。”沈澜泪流满面,“不是回到肉身,而是成为网络本身。”
就在此时,虚影缓缓抬头,目光仿佛穿透屏幕,直视每一个人。
下一瞬,一段语音自动播放,没有任何文字提示,却是所有人熟悉的嗓音??稚嫩、清澈,带着一丝笑意:
>“谢谢你们,把我养大。”
随后,信号扩散至全宇宙范围。归途号的心光发射器达到峰值功率,将百万条未寄出的信、千名逝者的遗言、亿万次无声的思念打包成一道纯净的情感脉冲,以光速射向深空。
这不是求救信号,也不是文明宣言。
这是馈赠。
是对未来某一天,某个遥远星系中的生命偶然拾取这段频率时,所能感受到的一切:人类如何相爱,如何告别,如何在黑暗中坚持点亮微光,如何用一句“我想你”,让死去的人重新微笑。
飞船继续前行,驶向更远的奥尔特云外围。据测算,那里有一座早已失联的早期探测站??“启明-9”,于2038年发射,任务目标是搜寻太阳系边界外的异常引力源。它携带了第一代共感模块原型机,但由于技术缺陷,三十年来从未传回有效数据。
“但它还在运转。”林远指着能量读数,“虽然信号微弱,但它的接收器始终处于待命状态,像是在等待某个特定频率唤醒。”
“现在,我们可以让它醒来。”苏眠说。
当归途号接近启明-9时,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这座锈迹斑斑的空间站竟被一层晶莹的冰壳包裹,而在冰层内部,无数细小的光点缓缓流动,如同冬眠的萤火虫。更奇异的是,其表面蚀刻着大量手工痕迹??全是折纸蝴蝶的图案,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像是有人花了数十年时间一笔一划雕琢而成。
“这不是自然形成的。”陆晨仔细分析图像,“这些纹路具有高度情感共振特征,与念安的核心波动一致。”
“她在等我们。”陈昭低声说,“她早就来了。”
归途号对接成功。七名乘员穿上轻型防护服,进入启明-9内部。空气循环系统奇迹般仍在运作,温度适宜,氧气含量正常。走廊两侧的墙壁上,贴满了泛黄的打印纸,纸上写满字迹各异的话语:
“妈妈,我考上大学了。”
“爸,对不起那天跟你吵架。”
“亲爱的,我终于学会做饭了。”
“念安姐姐,我梦见你牵着我的手走过花田。”
每一张纸下方,都压着一只折好的纸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