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祖坟冒青烟的来历 > 距科举还剩1709天(第2页)

距科举还剩1709天(第2页)

“背诗?”李梦回差点嚷嚷起来,捂着嘴惊讶道,“谁大晚上不睡觉背诗啊?”

钱氏没有回答,不知是不是怕树后的人察觉有人偷听,亦不往前走了,而是蹑手蹑脚往后退,“是在背诗。”

吴疾探头,低若蚊吟道,“教阿玥背诗吗?”

钱氏点头。

吴疾不解,“阿玥是女子,虞阿楚教她背诗作甚?”

钱氏摇头,心想她哪儿知道。

李梦回是村长,自认见识要多一些,回道,“怕是想给阿玥找个读书人。。。”

虞阿楚两口子最疼的就是阿玥,之前虞大山就说过攒钱让阿玥嫁到城里去,哪晓得外出避祸,阿玥的亲事不得不重新打算,他伸懒腰道,“阿玥性子好,嫁给读书人倒也合适。”

毕竟,莲花乡的读书人可是抢着帮阿玥挑担子呢。

吴疾也有女儿,想到虞大山能给读书人当岳父,而他家女婿连个影儿都没有,嫉妒得不行,酸溜溜道,“有这样的娘,谁敢娶她?”

李梦回懒得戳破他那点心思,不耐烦道,“走走走,回去睡了!”

这时,兀自走路的钱氏低低来了句,“阿玥可不愁嫁,她学诗会不会有别的目的啊?”

“什么目的?”吴疾接话道。

钱氏思忖片刻,沉吟道,“不好说,你们不觉得奇怪吗?咱们村这么多人,范公为何单单给虞家人托梦。。。”

这事李梦回也质疑过,在来荣州的路上,虞大山自信不疑的说吴家小儿是未来宰相后,他质疑了好多回,甚至怀疑虞大山和故意气他,把他家儿子的前程说成吴家小儿的。

此刻听钱氏说起,不禁附和,“是啊,都是正直良善的人,范公为何没给咱们托梦?”

吴疾眼珠溜溜一转,眼瞅着钱氏要说话,急忙抢先道,“虞家没有儿子,得知我儿会是宰相,自会倾力帮衬,你们就不同了。”

有自己的儿子,谁舍得拿钱供别人儿子读书?

吴疾自认说到重点了,“肯定是这个原因。”

李梦回和钱氏对视一眼,心想没准还真是这样,但两人不能认,于是心照不宣的装没听到似的,“回去睡觉吧。”

吴疾:“。。。。。。”

楚氏可不知自己私下学诗的秘密被传开了,今个儿学的是《苏幕遮。碧云天》和《渔家傲。秋思》这两首是范仲淹很有名的诗,都是乡思离情的诗,但后面一首是写边关的。

她花了很长时间才背下,背完后,忽然想起一个之前忽略了的问题,“阿玥,范公的诗多吗?”

不会背到死吧?

“多,不过我们学完这两首就不学了。”

“为何?”

“历朝历代都有流芳百世的诗文,北宋尤其多,我们得学学其他人的。”

“啊?”那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楚氏不敢细想,反正就挺愁的。。。因为她发现比起李需归他们,她好像没有这背诗的天赋,如果日日这么学这么教,会不会哪一天就露馅了啊?

“哎。”她叹气,“也不知哪天能到汴京。”

到汴京后就能跟村里人分开,到时就不用学诗了。

只是村里人明显不知道她的心思,翌日收拾好行李启程,钱氏兴致勃勃和她说,“虞阿楚,到汴京后咱们也做邻居怎么样?”

楚氏差点没被自己的口水呛死,震惊道,“怎么说起这个了?”

“汴京物价高,我寻思着先送二郎去私塾,四郎继续跟你学诗,等手头宽裕了再送他去私塾。”

“。。。。。。”那她岂不到汴京也得起早贪黑的学诗?那怎么行?

楚氏当即要拒绝,哪晓得谢氏也凑了过来,“这个主意好,到时我们住近点,我家三儿也跟你学两年诗再送私塾。”

“。。。。。。”那她可真要背诗背到死了。

于是转移话题,“到汴京再说吧,就眼下的处境,到不到得了汴京还不好说呢!”

不是楚氏说泄气话,太阳像个火球似的,道路两旁的树已有干死的迹象。

寻不到水源,她们可能都会死。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