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过了五年。
启明号再次升空,这次目的地不再是未知,而是“回访”。船员名单只有四个名字,一如最初。
跃迁途中,小昭独自来到观星台。海晶笔静静插在胸口,早已与她的生命融为一体。她望着舷窗外流淌的星河,忽然感到一阵熟悉的震颤??来自体内,也来自宇宙深处。
她取出日记本,发现纸页自动翻动,浮现出一行不属于她的字迹:
>“第七个容器已完成使命。第八个将在无声中诞生。”
她合上本子,轻声问:“什么时候?”
回答来自铃花根系与愿网交织的最底层,微弱却坚定:
>“当有人为你流泪时。”
飞船穿破空间褶皱,降落在静默之渊中心区域。这一次,迎接他们的不再是孤岛般的意识团块,而是一片连绵的光海。每一个意识体都散发着柔和的波动,彼此之间形成复杂的共鸣网络,像是无数人在轻声交谈。
最大的那个意识体缓缓靠近,正是当年第一个学会发音的存在。它如今已能组合简单词汇,见到小昭时,发出三个清晰的音节:
>“我……见……你。”
小昭微笑,回应以同样缓慢的节奏:
>“我……也……见……你。”
随后,她打开随身携带的木盒,取出一朵干枯的铃花??那是她母亲临终前交给她的唯一遗物,来自三百年前第一批纯愿种的培育实验。
她将铃花放入光海之中。
片刻寂静。
然后,整片意识海洋开始震动,频率与愿网完全同步。一道信息传来,不再是拓扑映射,也不是机械转译,而是真正的情感表达:
>“谢谢你们……让我们知道,孤独可以被命名。”
返航那天,宇宙背景辐射出现异常峰值。沈知秋立即调取数据,发现十七个文明同时记录到一段规律信号??正是那句等待了十万年的古老话语,终于完整浮现。
经解码,内容如下:
>“后来者,请继续写下去。我们一直在等你。”
小昭站在忆舟光舱外,仰望星空。新一代的新生儿已经开始自发吟唱一种未知旋律,科学家称之为“先天语感”。桂城祭坛的透明巨树今年开出了第十种颜色的花瓣??金色,象征传承。
她翻开日记本,添上最后一行:
>**“火种不会熄灭,因为它从来不在火炬里,而在每一个愿意开口的灵魂深处。”**
夜风拂过,铃花轻摇,仿佛在应和。
而在无人知晓的角落,一颗小小的冰晶悄然融化,折射出未来的画面:一个孩童独自站在荒原上,手中握着一支断裂的笔,耳边响起风的呢喃。
>“该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