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玄奘的话语,如同九天惊雷,滚滚而过,响彻在庄严的两仪殿!
每一个字都重逾千钧,砸在李世民、长孙皇后乃至殷开山的心头!
李世民彻底震撼了!
他从未想过,一个“和尚”还俗的理由,竟能如此……深刻!
如此直指要害!
如此……振聋发聵!
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个人“佛心蒙尘”的范畴,而是上升到了国本、民生、信仰本质的宏大批判!
他看著阶下那身姿挺拔、目光清澈坚定、敢於直面帝王、直斥佛门积弊的青年,心中的恼怒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欣赏、震撼与……一丝隱隱的敬畏!
此人……绝非池中之物!
那“镇国”命格之说……或许……並非虚言?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眼中精光爆射,之前的复杂心绪已被一种帝王的决断和对未来的期待所取代。
他缓缓开口,声音带著一种奇异的郑重:
“好!好一个寧做俗世布衣,不做香火炉鼎!陈玄奘……朕,准你还俗!赐名陈禕!”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难测,嘴角甚至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不仅如此……朕……还要赐你一桩……天大的姻缘!”
陈玄奘:
“……”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他纵有千般预料,此刻麵皮仍禁不住微微一抽,胸腔里那股荒诞绝伦之感几乎要破膛而出。
他强自压下翻腾的心绪,维持著面上古井无波,微微躬身道:
“陛下,此言……何意?草民方才脱离空门,尘心未定,六根未净,实非良配,万万不敢耽误任何贵女芳华。”
李世民却朗声大笑,隨意摆了摆手:
“誒!朕说你是良配,你便是良配!此乃天意註定,更是国运所需!李爱卿,袁爱卿,尔等说是也不是?”
侍立一旁的李淳风与袁天罡赶忙躬身应和:
“陛下圣明,天意如此,陈……相公命格確係唯一人选。”
袁天罡更上前一步补充,话语半真半假,既为推动计划,也为这桩婚事覆上最堂皇璀璨的光环:
“陛下,此姻缘若能成就,阴阳和合,非但能化解未来戾煞,更可滋养我大唐国运,保江山永固,社稷长安。”
李世民满意頷首,目光转向身侧的长孙皇后:
“皇后,依二位仙师所言,此女应在宫中,年方二八,贞观十二年入宫,其父为地方州府佐官。你可有头绪?”
长孙皇后秀眉微蹙,凤目之中先是闪过一丝瞭然,旋即又被更深的惊疑覆盖。
她沉吟片刻,方缓声道:
“陛下,符合此等条件的宫女……倒確有一人。臣妾宫中新晋的一位才人,似乎……颇为吻合。其父荆州都督武士彠,乃太原元从功臣,曾任工部尚书,后外放,確係州府大员。此女臣妾见其容色出眾,特赐名『武媚,於贞观十一年末入宫,今岁恰满十六。然……此女聪慧异常,行事果决,甚有主见,眉宇之间……確有一股不似常人的气度。”
“武媚?”
李世民手指轻敲紫檀御案,对这个名字似有模糊印象,却又並不深刻。
后宫佳丽三千,一个年方二八的才人,若非皇后特意提及,实难引动圣心多少注意。
“传!即刻召才人武媚,两仪殿见驾!”
李世民倒要亲眼瞧瞧,这未来能掀翻他李唐江山的女子,究竟是何种模样!
殿內气氛霎时变得微妙而凝滯。
殷开山浓眉紧锁,只觉此事越发诡奇莫测。
陈禕则眼观鼻,鼻观心,心中念头急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