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还有民夫不解,甚至有官吏觉得他小题大做。
但在刘奚的强制命令和几次毫不留情的鞭笞之后,所有人,都老实了。
至於柴火的问题,其实洛阳附近柴火也是需要钱的,不过还好刘奚手头还有一批河东运来的煤炭。
品质低的,可以拿来烧水,品质高的则拿去炼钢。
因为有了吊车,人力被极大地节约了出来。
刘奚没有让这些人閒著。
他让一部分民夫,去河边,採集了大量的卵石和乾净的河沙。
指导工匠,用巨大的木桶和陶管,搭建了最原始的过滤装置。
一层卵石,一层细沙,再铺一层敲碎的木炭。
浑浊的渠水,经过这层层过滤,流出来的,便已清澈了许多。
这些过滤后的净水,再经烧开,便是营中最安全的饮用水。
而剩下的大部分劳力,则被刘奚,投入到了新的生產之中。
他让人搭建了数十个简陋的棚屋。
棚內,终日燃烧著松枝,浓烟滚滚。
他让那些身体较弱的民夫,专门负责收集陶片上凝结的松烟。
这些都是製作上等桐油墨的绝佳原料。
看著眼前这繁忙而有序的一切,刘奚心中,算著另一笔帐。
打造那些吊车,確实了不少精钢。
因为要保证吊臂的强度,就不能劣等铁来打造。
这些精钢,本可以多打造几十副盔甲。
但换来的,是数百名被解放出来的的劳动力。
他让这些人,去为他的墨坊,收集松烟。
去为他的工坊,筛选矿石。
甚至去为他的军营,纺织麻布。
这些都是可以变现的財富。
这些民夫,不会再像歷史上那样,因一场小小的疾病,而成片成片地死去。
刘奚做的,还远不止於此。
他从这些民夫中,挑选出了一批常年服徭役的人。
这些人,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工兵。
这些人修过城墙,挖过河渠,搭过桥樑。
懂得如何夯土,如何辨认石料,如何使用最简陋的工具,完成最浩大的工程。
刘奚將自己练兵的那一套,用在了他们身上。
当然强度要低得多。
没有让这些人进行残酷的体能训练,而是教他们队列,教他们听金鼓號令。
以往服徭役,官吏们只知用鞭子驱赶。
而现在,每一个什,每一个队,都有了自己的什长、队率。
当然,也少不了赏钱。
说实话刘奚有点债多不压身的感觉,如今这点钱都已经麻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