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客人们想要拒绝我,就要先赢过辩论。
每一颗牡蛎都是你们内心的‘自我’,
留下壳或者把壳都吃光是你们的自由。
若想认清自己,
不进食怎么可以?
也许你们将永远迷失,
假使对于我的好意置之不理。”
虽说是完全说不通的打油诗都算不上的东西,但你准确提取出来一件事:看样子这些角色在“回去”书里后,还会进行一些交流。
显然这只海象此时就是带着任务和经验来哄骗你们。
故事里的海象残忍地吞噬了所有的牡蛎,想来比起你们,牡蛎对他来说更是难以抵抗的诱惑。
你坚定地回答道:“真实的自我不需要吞噬与牺牲,我们不会放弃本真,只为了迎合你所定义的‘自我’。”一边反客为主,学着他的腔调唱到:
“尊敬的先生何不自己品尝?
千辛万险做出的食物怎能不进口中享用?
虚伪的人类只鉴赏柔软的肉质,
真正的美食家却知道营养就在于毫不浪费。”
海象的脸色微微抽搐,终于他无法抵抗诱惑,扑向牡蛎堆,大嚼特嚼起来。
咽下最后一口牡蛎壳,海象自己也成了锅里的一块肉。
第三天的故事比较有趣。两个鸡蛋模样的兄弟站在门口,一个肥胖,一个瘦小,他们像疯帽子那样出现,而后便赖在你们的餐桌上不离开了。
不过他们并不是来送出食物的,而递给你们一块镜子。
瘦小的鸡蛋兄弟轻轻一笑,语气轻佻,“虚伪的小鬼就应该好好看看自己是什么德行!”
胖鸡蛋兄弟则笨拙地举起比他此时身形还要大的镜子,对着你们的方向二话不说就是一晃。
一个不留神,你们便看到了自己的模样。
映照着你的镜面里,那是一个极端冷漠疲惫的女人,脸上没有任何情绪,双眼空洞而麻木。
“玩这一招还真挺土的。”你这样说这着,劈手夺过来镜子——当然,你不会说出来,有那么一瞬间,你真的感受到了心惊,和对于自己在她人眼中形象的质疑。
你们安静地站成一圈,互相看向彼此,而非镜中的影像:“我们是彼此的镜子,真正的自己可以通过彼此的关心和信任来照见。”
与此同时,你把镜子对准鸡蛋兄弟,随着一声尖叫,两兄弟一个变成了臭鸡蛋,一个变成了带着蛋壳的糊底煎蛋。
两兄弟瞬间消失,你们却得到了一把镜子。
“我们确实走运。”小明把玩着镜子,颇有些高兴,“我数过,全书叫得出来的角色也就几十个,我猜这条规则的应对方法就是通过不同角色的发言来探知对抗的逻辑,或者像现在这样,获得道具。”
如此一来,每天的对骂就变得轻松多了。你们不想完全依赖道具,仍然会先自己试着去周旋一下,若是不成,才会上镜子来驱赶。
这样轻松的度过了剩下几天后,你们退了房,驱车离开多洛山区,回到租车行还车,而后进行下一步的旅行。
前往佛市。
佛市的这一晚只是邮轮行的歇脚处,只是这个副本里的“你”很重视享受,只是一晚上也不舍得吃点苦。
沿着阿尔诺河前行,古老的桥梁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轮廓在下午时分蒸腾着热气的河面上摇晃。
无数艺术家和诗人的灵魂似乎仍然在此徘徊,弥漫在空气中的不仅是岁月的气息,更是艺术与人文的积淀。
很快,车辆驶入四季酒店的院落,这是隐藏在市中心街区一角的奢华之地。
你们从车上下来,礼宾部工作人员立刻迎了上来,面带微笑,温柔而礼貌地问候着,同时将你们的行李轻巧地提走。酒店入口低调但不失优雅,一进门,宏伟的建筑和布满雕塑与湿壁画的庭院就展现在眼前,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踏入酒店大堂,你顿时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住。
阳光透过玻璃天花板倾泻而下,将整个大堂笼罩在一层温暖的光辉中。大堂中央摆放着几件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庄重且富有美感,周围的墙壁上则挂着古典油画和精致的石膏雕刻。
你注意到,不少住客在此停留,有的在安静地欣赏艺术品,有的在低声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