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监控不发达的副本里待久了,你都快忘了还有监控这种好东西了。
“系统识别为:潜在危害行为记录者。”
“请配合进行‘文创产品追责反馈流程’。”
你抬脚就跑,冲进另一条展示通道。
你算是明白了,这没有工作人员的展区,展品自己就会活过来,而你就是那个钥匙。
你企图以毒攻毒,把另一片展区的展品引过来让它们对打,身后却传来轻柔却让人毛骨悚然的提示音:
“已为您启动‘沉浸式文创监管模块’。”
什么玩意儿!你还完好的那只脚踹开一个“AI智能展览导视器”的侧门,冲进展区内核心区域。
高墙四面全是镜面投影,数以百计的展品在自动托盘中上下滑动,几乎让你分不清方向。
你扑到一旁的文创饰品区,原本静止的手工灯饰、磁悬浮笔筒、记忆金属手环一个个自己启动。
它们像一群被唤醒的微型生物,蜂拥而起,围着你高速旋转。
只是绕着你转,却没有别的进一步的危险行为。
好像只是想要困住你,让你老老实实地按照它们给出的流程来走——那千奇百怪的伪人一样的温柔女音还在念叨着“文创文创”“自查自查”,你觉得脑袋里嗡嗡的。
看起来,哪怕是在这里,展会场景的标准没有改变,它依然认定你既然曾经卖过假货,细化到这一展区的项目里,那就是传播过不实文化内容,那么你就必须“亲自完成一次合规文创流程”,否则就不能离开。
而此刻,整个流程已经悄无声息地启动。
你面前的桌台突然升起,上面赫然摆着——原材料,加工工具,一台小型的UV打印机。
LED屏幕刷出指令:“请制作一款合法合规、文化正确的花国文创商品。”
你震惊了。
居然让你“重新走一遍文化产品诞生的全部流程”,这是“通关”流程吗?
得了。
你快速抓起原材料,脑子飞快地转。
还好大姨让你帮忙做的事情也大致如此,你查过一些工艺资料:避开迷信、不能套用敏感文化、不能捏造工坊传承…
你胡乱剪裁布料,将它缝进一块带有二维码的小书签样式,用3D打印笔在表面绘制了一组传统节气图标,然后绑定了一个大姨她的团队自创的文创语音介绍小程序链接。
屏幕上数据流跳动:
“检测文化属性中…”
“检测虚假成分中…”
“符合初审。”
你长出一口气。
还没等你站稳,平台却发出最后一个提示:
“请将此文创作品递交至展区主控端。”
你一怔。
主控端在哪里?你不清楚。
但你知道不能拖。
你揣着手工书签奔跑,展厅仿佛不断自动变换路线,激光导引条时有时无,像故意要你迷路。
终于你看到前方出现一个金属操作台,正在接收手工作品样本。
你冲上去,把书签放上去,扫描灯扫过你和书签,显示屏缓缓打出一句话:
“确认:制造者为初次文化偏差者。”
“确认:制造者完成文化修复程序。”
“是否清除记录?”
什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