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铃声响起,在讲台一角自己做事的老师像是上了发条似的弹到黑板前,咧出八颗牙齿,精神饱满地开口:“今天我们来学敬语!”
“敬语是霓虹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不仅体现礼貌,也反映了你对社会的理解和身份的表达,”她扫视了一圈教室,微笑着补充,“而在这其中,性别语言尤为重要。”
你的眉头微微皱起,但没有说什么。
老师继续说道:“男性的敬语应体现出果断和自信,女性则需要展现谦逊与优雅。这不仅是语言的规则,也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体现。”
这句话让你感到一阵不适。
就算是霓虹,这种话放在耳朵里还是会让人不舒服。何况,你看着教室里大多数都是正常体型的花国男生,若有所思
老师教了几个语法点并带着大家朗读了几次例句后,元气满满地开始点名:“我们先来听听男生的表达。”
她看向一个坐在前排的男生,他身材倒是瘦小,显得有些腼腆。她递给他一张例句卡片,微笑着鼓励道:“来,请用敬语大声说出‘我会尽快完成任务’。”
男生站起来,慌乱地低声念起来。他的语气很犹豫,声音也有些小。
教室里陷入了一瞬的静默,随后老师柔声说道:“你的语法没问题,但声音太小了。作为男性,你的敬语应该更有力量和自信,再试一次。”
男生局促地点点头,清了清嗓子,再次说一遍。这次,他的声音洪亮不少。
老师露出满意的微笑:“很好,现在听起来更像一个有担当的男子汉了。”
老师亲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个男生的耳朵瞬间烧起来。除此之外,如果你没看错的话,他的影子好像随着他语调的改变开始向四周外扩,甚至超过了他实际的身高,映在地板上。
只看他的人,眼前还没有什么变化。
接下来,老师转向一个坐在中间的女生。加上你,她和角落里的另一个女生就是此间教室里全部的女学生。
其实你才是距离老师当时站位更近的人,她却绕过了你,只朝着心脏打鼓的你轻轻地一瞥,就走向了那个女生。
“接下来,听听女性的表达。”老师也递给她一张卡片,语气依然柔和:“请用敬语表达‘非常感谢您的帮助’。”
女生倒是大大方方的,站起来用明显更标准的霓虹语念出改后的句子。
老师却将眉头拧起来,只有笑容不变:“语法是对的,但语气不够谦逊。作为女性,你的敬语应该更委婉,可以试着在前面加上‘诚心’两个字。”
女生对老师的批评倒没什么反应,立刻小声改正道:“诚挚感谢您的帮助!”
“不错,”老师点点头,但话语中仍然带着些许遗憾,“不过你还需要更加用心。女性的语言应该体现温柔和尊敬,多练习,你会做得更好。”
话音刚落,不出所料,这女生的影子随着老师的点评逐渐缩小,最后可怜巴巴地缩到了脚下躲了起来。
唉,你是真的不想去计较这些事情,这里只是副本,投入太多真情实感只会徒增烦恼。
可你现在大概猜到为什么自己的身体会在这个副本缩水了,你可不想上一节课回去就矮一截,最后直接消失掉。
只是,这里是课堂,她是老师,事件本身也是“合理”的。如果不去遵守老师的课堂要求,要是还有其它的惩罚怎么办?
怎么才能找到除了被惩罚和变得更小以外的第三种可能呢?
这种性别化的语言要求到底意味着什么?要怎么从这件事本身去驳回老师口中必须要以性别区分的必要性呢?就算这门语言就是如此?
又一个男生被点到名,然后还是一个男生,老师对每个男生的鼓励,都让这件教室的地面变得更加拥挤。
他们巨大的影子层层叠叠,几乎把整个地面占满。
那是什么?
好像有一块很大的影子正在——
“请用敬语表达‘请多关照’。”到你了。老师拦住你的视线,递过来的卡片上一行霓虹用花字,上面一小行假名。
说真的,哪怕是真正的改敬语,你还真是不会,但这句话本身,你还是根据日剧的印象磕磕绊绊地念出来:“多关照。”
“不错,”老师点点头,她对谁的态度都是如赠春风,不过她的夸奖落在男生的身上会使他们的影子加速胀大,对你却不起效“但你的语气太过直接,可以再柔和一些,要记得敬语的后缀哦。你的声音也太过大声了,也许可以试着加上‘失礼了’,可以缓和你本身的音质。”
老师这边说个没完,你脚下的影子简直像是被施了咒,边缘颤动一阵后,肉眼可见开始缩小。来不及了,你只能深吸一口气,强笑着问道:“老师,我有一个问题。”
她说:“请说。”
“敬语是表达尊重的,对吧?”
“是的。”
“那么,是否可以说,尊重的核心是对话对象能清楚地感受到我的诚意,而不是依赖于我的性别?”
她微微一怔:“这…当然没错,但性别化的表达是霓虹语言文化的一部分,它让交流更加符合社会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