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大周皇朝怎么样 > 第269章 桑干夜渡藏奸计伪讯频传锁危局(第2页)

第269章 桑干夜渡藏奸计伪讯频传锁危局(第2页)

刚走出中军帐,高怀德就撞见了倚在帐外柱子上,正百无聊赖地把玩着马鞭的赵光义。

赵光义嘴角挂着一丝与他年龄不符的冷笑,阴阳怪气地说道:“高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跟着我大哥,日后封妻荫子,荣华富贵,少不了你的。若是非要为了一些不相干的死人,跟我们兄弟对着干,恐怕……没什么好下场。”

高怀德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从牙缝里迸出一个字:“滚!”

他转身大步离去,脚下的军靴,踩在被鲜血浸染的积雪上,发出沉闷的“咯吱”声,像是在发泄着心中无尽的怒火与悲凉。

他没有注意到,就在不远处,后勤队的粮车旁,一个看似寻常、正弯腰挑着粮担的汉子,悄悄地抬起了头。那汉子,正是陈琅麾下探闻局的甲字级探子。

昨夜,他亲眼目睹了赵匡胤与耶律沙在河畔密谈的全过程,虽然听不清谈话内容,但那枚被递出的蜡丸,却被他看得一清二楚。他迅速从怀中掏出随身携带的炭笔,在一块巴掌大的破布片上,以最快的速度,将两人密会的场景,以及那枚蜡丸的特征,用暗语和简笔画记录了下来。随即,他将布片卷好,塞进一根中空的竹筒,巧妙地藏在了粮担的夹层之中。

而此刻,在这座暗流涌动的大营里,还有一件更为隐秘的罪恶正在发生。

三日后的深夜,赵匡胤亲自带着两名心腹,在云州城外一棵孤零零的老槐树下,借着月光,将三万两雪花花的白银,深埋入土。这是他私自从西路军饷中,截留下的五万两的一部分。这三万两,是他为日后兵变,所储备的第一笔资金。

剩下的两万两,他则悉数交给了赵光义。“去,把这些钱,洒给那些我们收编的辽军残部。告诉他们,以后,只许袭扰杨家军的粮草辎重,不许碰我们赵家军的一针一线!事成之后,还有重赏!”

赵光义领命而去。赵匡胤望着远处云州城的巍峨轮廓,眼中闪烁着毫不掩饰的贪婪:“这云州,这天下,迟早都是我的。”

汴京,皇商司。

账房先生捧着西路军的账本,急得满头大汗:“陈大人,账目不对!西路军这个月的军饷,凭空少了五万两!这……这可是杀头的大罪啊!”

陈琅却依旧安坐在堆积如山的文书之后,慢条斯理地翻看着一份来自江南的漕运报告。他闻言,甚至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只是淡淡地摆了摆手。

“慌什么。不用声张,将这笔饷银的每一笔异常流向,都给我用朱笔记载得清清楚楚,另立专卷,封存入档。”他放下文书,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这,可是赵大将军亲手递到我们手里的把柄,是日后‘困龙局’里,最重要的一根锁链,可不能丢了。”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传我的手令给兵部和户部,暂缓拨付赵军下月的粮饷。就说东路杨家军,主攻幽州,战事吃紧,所有物资,需优先补给东路。”

消息传到赵匡胤耳中时,他气得当场就将心爱的茶杯,狠狠摔在了地上。

“陈琅!他这是在故意针对我!”碎片溅了一地,他却尤不解气,“可恨!可恨现在还不是跟他彻底撕破脸的时候……”

无奈之下,他只得暗中下令,挪用云州府库的官粮,以充军用。但这,无异于饮鸩止渴,也让他背上了另一条足以致命的罪状。

没过几天,被逼得急了的赵匡胤,又派人快马加鞭,送了一封“请封书”至汴京,请求柴荣,册封他为云州节度使,总领西路军政大权。

御书房内,柴荣拿着那封措辞恳切的请封书,眉头紧锁,召来了陈琅。

“此事,你怎么看?”

陈琅不言,只是从宽大的袖中,取出了一卷布画,恭敬地递了过去。那上面,正是探闻局探子,冒死画下的,赵匡胤与耶律沙在桑干河畔密会的场景。

“陛下,赵氏与辽人私通,其心……恐怕早己不在我大周。”陈琅低声道,“只是,燕云十六州尚未完全收复,此刻临阵换将,恐动摇军心,反而不美。”

柴荣盯着那幅画,看了足足半晌,画面上那枚小小的蜡丸,刺得他眼睛生疼。他缓缓地,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你说的对。先给他记着这笔账。”

“臣,遵旨。”陈琅点头,心中却己有了下一步的打算。他立刻密令探闻局,“盯死云州府-库,将赵匡胤挪用、贪墨的每一笔物资,都给我一笔一笔记下来!”

困龙之局的罪证,正在一笔一笔地积累。那张为赵匡胤量身定做的天罗地网,正在一寸一寸地收紧,只等着一个最合适的时机,给予他最致命的一击。

而远在云州的赵匡胤,对此却浑然不觉。他依旧站在中军帐前,遥望着远处雄伟的雁门关,做着他那“云州之主”的封地大梦,仿佛己经看到了自己手握重兵,俯瞰天下的辉煌场景。

他却不知,他的每一步精心算计,都在别人的眼皮底下,成为了日后将自己彻底埋葬的伏笔。

雁门关外,寒风呼啸,卷起漫天沙尘。一场更大、更猛烈的风暴,正在所有人的命运之上,悄然酝酿。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