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画的不是神明,不是英雄,而是一个普通人蹲在地上,给另一个哭泣的孩子擦眼泪。
老师走过来看了一眼,问:“你画的是谁?”
小女孩头也不抬:“不知道。但我梦见他走过很多地方,从不说话,但从不停下。”
老师笑了笑,没再多问。
可当天夜里,整个孤儿院的孩子都做了同一个梦。
梦里,他们看见一座古老的钟楼,门开着,里面长满青草。一个身影站在门槛上,对他们轻轻点头。
第二天清晨,院长发现院门口多了几株从未见过的植物,叶片呈心形,叶脉流淌着淡淡的金光。
更奇怪的是,凡是触摸过叶子的人,当天都做了一件从未做过的好事??
厨师多煮了一锅粥;
护士自愿值夜班;
就连平时最爱打架的男孩,也把自己的玩具送给了新来的孩子。
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什么。
但他们心里都清楚:**有些东西,已经在悄悄改变。**
……
又过了不知多少岁月,共心界的传说早已褪色,连“药心”这个词都变得模糊不清。
但在无数文明的民间故事中,始终流传着一句话:
**“当你想伸手的时候,别问值不值得,因为你不是第一个这样想的人。”**
这句话没有出处,不见典籍,却代代相传。
有人说是风带来的,有人说是在梦里听见的,还有人坚信,它是宇宙本身的一种回音??
每当善意诞生,就会激起一层波动,传向更远的时空,唤醒另一颗沉睡的心。
而在这无尽循环的尽头,或许并没有终点。
只有不断延续的选择。
就像那朵透明的共心之花,依旧静静开放在钟楼第十三层。
它不再需要守护者。
因为每一个愿意相信“我能帮”的人,都是它的根,它的茎,它的光。
某日,一颗流星划破天际,坠落在荒原。
当地人跑去查看,发现陨石内部竟包裹着一枚晶体,形状酷似一片叶子。
科学家研究许久,无法解析其成分,只能确认它持续释放一种温和频率,与人类脑波中的“共情区间”完全吻合。
政府决定将其列为重要文物,建馆收藏。
可在运送途中,水晶突然碎裂。
不是外力所致,而是从内部崩解,化作无数微粒,随风而去。
当晚,全球各地同时出现异象:
医院里,一名长期昏迷的病人睁开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