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佛教贪嗔痴七大戒六欲断情录 > 第2章 襄阳一战(第11页)

第2章 襄阳一战(第11页)

直至月沉星隐,夜色沉沉,蒙古溃兵方才被尽数清剿。襄阳城重归久违的宁谧,宋军凯旋而归,鼓角齐鸣,战旗猎猎,满城欢声雷动。

郭靖亲率诸将返抵城外。城门洞开,襄阳安抚使吕文德早已得报,亲带亲兵将校,列阵城前,又备下喧天锣鼓,以迎这支大捷之师。

郭靖翻身下马,健步如飞,来到杨过身前,一把握住他手臂,力道无比沉雄,见之可知胸中激荡之情。

恰有百姓捧来两碗香醇土碗酒,郭靖接过一碗,转身双手奉至杨过面前,目光炯炯,朗声道。

“过儿!你今日独力会战金轮法王,又力毙蒙哥,复助我军荡平鞑虏,立下不世奇功,威名当传天下!襄阳军民,莫不感佩你的大恩大德。况且你又于万军之中救回襄儿,这番天大恩情,我与你郭伯母真是千言万语也说不尽!”

杨过闻言,胸臆百感,热流翻涌。他接过酒碗,却未先饮,反是深深一揖,朗声道。

“郭伯伯言重了!小侄自幼孤苦,若非当年郭伯伯、郭伯母不弃,将我收留于桃花岛,倾心教诲;后来诸般磨砺,才得侥幸习得这点微末武艺,又何来今日立足于天地之间之时?”

郭靖闻言,虎目微动,重重拍了拍他肩膀,大笑道。

“好!说得好!你我叔侄,无需多礼!来,随我同入城,共贺此番大捷!今夜不醉不归!”

言罢,他仰首将碗中烈酒一饮而尽,杨过见状,也亦接过酒来,一饮而尽,二人并肩阔步入城。

沿途百姓与守军早已夹道而立,呼喊“杨大侠”、“郭大侠”之声如雷贯耳,直震人心。

入得城来,喧嚣稍歇。杨过凑至郭靖身侧,拱手道。

“郭伯伯,此番虽捷,小侄心中喜慰。只是……内子为救襄阳重伤,此刻歇息于郭府。小侄心切,欲先去探望陪伴,望郭伯伯见谅。”

郭靖闻言,立时摆手笑道。

“过儿,此事何须多言!岳父与一灯大师皆在近左,蓉儿亦在此地,他们于医理之术皆有精深造诣。若有需要,我即刻请他们为她诊治。”

郭靖深知杨过、小龙女半生多舛,方得重聚,何其不易。

况且小龙女为救襄阳身负伤势,他既感激,亦怀愧疚。

故此一切依杨过之意,毫不阻拦。

杨过略一点首,便急步向郭府而去。身后,鼓乐与欢呼声依旧震耳,但心思早已不在此地,已飞到小龙女榻前。

岂料,轻推房门,锦榻之上竟空空如也,伊人踪影全无!

杨过心头一惊,登时便料定——龙儿她纵然重伤在身,内力大损,亦无安卧心思,此去必是为寻亲子遗尸!

念及于此,再不迟疑,也顾不上自身伤势,身形一闪,破门而出,施展轻功,宛若电掣流光,直奔方才的血战之地而去。

城外寒风呼啸,卷携着血腥与焦土的气息。杨过目光如炬,四下搜寻,心中焦灼如焚。

数里之外,终于望见一袭素白身影,孤立于尸横遍野的焦土之间,清冷月色映照下,竟似一抹孤魂。

杨过心头一痛,疾掠上前。只见小龙女发髻微乱,玉容清冷如昔,却覆着无尽哀婉凄怆。步履踉跄,眼神空洞,只在残尸断戟间无目游移。

她立足之处,正是方才蒙古溃兵北遁的必经之路。那苦命孩儿的遗骸,纵存于此,恐早已被万马铁蹄碾作血泥,化作无迹。

清冷的月华如霜,倾洒在荒凉肃杀的战场上,寒风穿行焦土,卷起零星灰烬,呜咽不绝。

“我……我找不到清儿了……”

嗓音低弱得叫人心碎,抬眸望去,前方那如山岳般伫立的身影,夜风中,那空荡的左袖猎猎翻舞,更添几分悲凉。

小龙女缓缓走近,终至眼前,忽地双臂伸出,紧紧抱住杨过腰身——这是无边苦海中唯一可以依靠的孤岛,再不容有失。

杨过此刻心如刀绞,却只得强自按捺,伸独臂环住她颤抖肩膀,柔声道。

“龙儿,莫急。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战场混乱,也不排除是清儿被败退的鞑子掳去。”

此话连他自己也知不过是渺茫安慰,但此刻,却是唯一可将龙儿从崩溃边缘拉回的希冀。

“真……真的么?过儿,你说的……是真的?”

怀中人身躯一颤,抬起那张苍白绝美的面庞,怔怔望向杨过双眼。在那双空寂清眸中,竟因他的一句善意谎言,重燃起了一丝微茫的光。

杨过见状,心酸如绞,却终不忍将这抹光芒熄灭,咬牙说道。

“确是如此。无论结果如何,总当一探。先回城向郭伯父,郭伯母辞行,再循蒙古兵马败退踪迹追寻,或可寻得清儿下落。”

说罢,小心将她扶起。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