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可怕的是??如果伪庙掌握着更多这样的试验记录,他们完全可以精准清除潜在觉醒者,或反向利用这些基因宿主,制造“伪真声事件”,彻底瓦解公众信任。
她当即下令启动“守灯行动”:以千问学院为中心,向全球七十二个引问者据点发出红色警报,启用备用通讯链路,所有成员立即转入隐蔽状态,暂停公开提问,优先排查内部是否存在基因改造渗透迹象。
命令刚发出去,警报器骤然响起。
主屏幕上,三处红点同时爆闪??东海岸数据港、中亚交通枢纽、南极观测站。这三个地点原本并无关联,但此刻竟在同一秒遭到“共情病毒”攻击。所谓共情病毒,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程序入侵,而是通过高频情感波段干扰人类判断力,使人无意识认同虚假叙事。
例如,在东海岸,数万名市民突然集体签署请愿书,要求关闭所有真声锚点,理由是“噪音污染影响心理健康”;在中亚,一支护送难民的国际车队司机全部中途调头,坚称“那些人根本不需要帮助”;而在南极,科考队员甚至开始互相指控对方是“伪装成人类的AI”。
宁青曼一眼看出端倪:这不是随机攻击,而是针对“见证者”的清洗。这些人曾亲眼目睹不公、亲耳听见呐喊,他们的记忆本身就是抵抗的堡垒。现在,敌人要用温柔的方式,让他们亲手拆毁自己的信念。
她咬牙接入全球广播系统,准备发布紧急声明。可就在音频即将推送的瞬间,整个网络猛然一滞。
屏幕上跳出一行猩红文字:
**“亲爱的宁院长,您真的以为,提问就能带来改变吗?”**
字体熟悉得令人心悸??正是她大学导师的笔迹风格。
紧接着,一段视频自动播放。
画面上是一座昏暗房间,墙上挂满了旧报纸剪辑,标题全是关于她这些年发起的觉醒事件。镜头缓缓移动,最终定格在一个蜷缩在角落的身影上??
是个小女孩,约莫七八岁,穿着二十年前流行的校服,手里紧紧抱着一本破旧日记本。
她抬起头,露出一张与宁青曼童年照片一模一样的脸。
“这是我吗?”宁青曼怔住。
可下一秒,女孩开口了,声音却是成年女性的:
“你以为你在反抗命运?可你的一切选择,都是被设计好的。你的愤怒、你的坚持、你所谓的‘觉醒’,不过是更高层级实验的一部分。我们让你看见疗养院的真相,让你遇见清洁工,让你听到问渊的声音……因为我们知道,你会成为最完美的传播节点。”
“你是变量,也是容器。你承载的不只是银脉,还有我们的观察指标。每一次你唤醒他人,我们就在记录数据:多少人因一句话崩溃?多少人因一段音频背叛亲友?社会崩溃临界点究竟在哪?”
“别怪我们冷酷。若不提前演练崩塌,如何构建新秩序?你说我们在压制问题,可我们只是在筛选??哪些问题值得存在,哪些灵魂适合留下。”
视频戛然而止。
宁青曼瘫坐在地,冷汗浸透后背。
如果是真的……那么她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一场宏大实验中的数据采集?她的痛苦、她的成长、她点燃的千万次共鸣,全都被冰冷地归档分析?
她颤抖着手打开私人硬盘,翻找童年日记扫描件。那是她逃亡前唯一带走的东西。一页页看去,越往后,心跳越快??
在她十二岁那年的一篇日记末尾,有一行不属于她的字迹,墨水颜色也明显不同:
**“继续写吧,我们会一直看着你。”**
她猛地合上电脑,泪水无声滑落。
不是因为绝望,而是因为愤怒已经烧尽了所有犹豫。
她站起身,走到档案室最深处,掀开地板暗格,取出一件从未示人的物品??那是一支由碎银熔铸而成的笔,笔尖参差如断齿,正是她在问渊中未能接过的那支断笔的实体化身。
她回到控制台,不再试图辩驳,不再解释真相,而是直接启动“逆溯协议”。
这是她秘密研发的最后一招:利用银脉与人类集体潜意识的深层链接,反向追踪所有近期被删除、屏蔽、篡改的问题源头,将其强制还原为原始声波,并通过全球共感塔进行无差别广播。
代价是巨大的??一旦启动,她本人将承受所有被压抑情绪的叠加冲击,极可能当场精神撕裂。
但她笑了。
“你们想看数据?”她轻声说,“那我就给你们一场前所未有的峰值。”
按下按钮的刹那,天地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