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农业狂魔笔趣阁免费阅读 > 第653章 科技联盟的反击(第1页)

第653章 科技联盟的反击(第1页)

北美现状确实没什么好看头。

因为新一轮资本较量结束后,北美当前和未来几年的形式,基本定型。

老布退守南方边境州;

老史密斯借助东方暗度陈仓到欧洲;

国际犹资掌控北美联邦,一边继。。。

夜深了,山谷的灯火一盏接一盏熄灭,唯有祠堂前那盏长明灯依旧不灭。火苗微微跳动,映在《耕语录》第十卷残破的封皮上,字迹时隐时现,仿佛呼吸。孙女坐在门槛上,脚边放着一只空陶碗,碗底残留一圈浅白饭痕,像是一道未完成的誓言。

她没睡。她在等。

风从稻田那边吹来,带着湿气与谷物熟透的气息。远处山脊上,几只夜鸟掠过月光,翅膀划出银线。忽然,一道细微的震动自地底传来,极轻,却持续不断,如同脉搏。她低头,看见碗中残渣竟微微颤动,饭粒之间泛起一丝微不可察的金芒。

“来了。”她喃喃。

几乎同时,九百九十九个静食屋中的铜镜齐齐泛起涟漪。那些曾在此留下签名的人,无论身处何地,都在这一刻睁开了眼。有人正梦到童年灶台边母亲盛饭的身影;有人梦见自己跪在干裂的田埂上捧起一把黑土;还有人听见祖母用方言念叨:“米有魂,不能糟蹋。”

他们醒来,胸口发烫,舌尖泛起一股久违的甜味。

而在南海海底,那根螺旋光柱并未完全消散。它沉入岩层深处,化作一道温润的能量脉络,如血脉般向大陆板块延伸。地质监测站的数据疯狂跳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一处古冰川下,突然探测到水稻花粉化石的活性波动;撒哈拉沙漠腹地,一口废弃千年的井底,地下水位悄然上升,水中漂浮着疑似野生稻种的微小颗粒。

最诡异的是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带。一支科考队在钻取冰芯时,发现某一层距今约一万两千年前的冰层中,竟嵌着一粒完整的稻米。它通体漆黑,表面布满细密纹路,形似符咒。当研究人员试图取出分析时,仪器全部失灵,摄影机拍下的画面全是雪花噪点。直到一名当地原住民老妇低声唱起一首古老的播种歌谣,那粒米才缓缓旋转一周,随后无声粉碎,化为一阵淡金色雾气,渗入空气。

全球范围内,关于“饭”的梦境开始大规模传播。数以百万计的人在同一晚梦见同一个场景:一片无边无际的梯田,云雾缭绕,田埂上站着无数背影模糊的人,他们弯腰插秧,动作整齐划一,口中默念着听不清的词句。每当梦中人回头,梦境便戛然而止。

心理学家束手无策,社交媒体却炸开了锅。“#我梦见种田#”登上热搜榜首。有人哭诉醒来后双手掌心全是泥土般的粗糙感;有人称自家厨房的电饭煲自动开启,煮出一碗晶莹剔透、香气扑鼻的白米饭,可家里根本没人做饭。

一家跨国快餐连锁店率先做出反应。他们在广告中推出新口号:“吃饭不必走心,快乐来自速度!”并上线AI生成的“虚拟美食体验套餐”,顾客只需戴上特制眼镜,就能“品尝”任何幻想中的料理??包括“祖母亲手做的红烧肉”和“小时候巷口卖的糖油果子”。

结果当晚,全球三十七家门店遭遇离奇事故:厨房设备集体故障,冷藏柜内的食材迅速霉变,散发出浓烈的腐稻气味。更令人惊骇的是,监控录像显示,某些未售出的汉堡包在无人触碰的情况下自行裂开,从中爬出成群黑色蚂蚁,它们不搬运食物,而是围成圆圈,围绕面包芯缓缓行进,宛如举行某种仪式。

与此同时,饭行者的队伍仍在扩张。他们不再局限于乡村小镇,而是深入城市边缘的棚户区、流浪者收容所、孤寡老人公寓。一位曾在金融街叱咤风云的基金经理,如今背着竹篓穿梭于城中村窄巷,挨家挨户教人如何用一口铁锅、半瓢水、一把柴火,熬出一碗“会呼吸的粥”。

他在日记里写道:“从前我以为财富是数字,现在才知道,真正的富足,是看着一个饿了三天的女人喝完这碗粥后,眼里重新有了光。”

某个雨夜,他来到一座废弃工厂改建的青年旅舍。屋内挤满了失业的年轻人,空气浑浊,手机屏幕的蓝光照亮一张张疲惫的脸。他默默支起炉灶,淘米、加水、点火,全程不说一句话。

四十分钟后,第一缕饭香弥漫开来。有人放下手机,抬头看向厨房;有人吸了吸鼻子,恍惚记起小时候放学回家的味道;最后一个纹身青年猛地站起身,冲进厕所干呕起来??他整整五年没吃过一顿热饭,胃早已忘记如何消化真实的食物。

那一晚,旅舍墙上多了一行歪斜的粉笔字:“原来吃饱不是填满肚子,而是填满心里那个空洞。”

而在这片觉醒的浪潮背后,暗流也在涌动。

那家推出“虚拟饭香芯片”的公司并未彻底认输。他们秘密组建了一个代号“反育”的项目组,召集神经科学家、行为心理学家、基因工程师,试图破解“饭香计划”的底层机制。经过三个月研究,他们得出惊人结论:人类对食物的真诚赞美,并非单纯情感表达,而是一种能够引发地球生物共振的“声波频率”。这种频率极其微弱,但一旦形成规模,便会激活埋藏于地壳中的远古农业文明遗存??也就是所谓的“稻壳钟”。

“我们面对的不是一场运动,而是一场进化。”项目负责人在内部报告中写道,“如果任其发展,未来社会将不再需要外卖算法、食品添加剂、速成料理包。整个现代饮食工业体系都将崩塌。”

于是,他们启动终极方案:制造“伪响”。

通过卫星定向广播系统,在全球静食屋周边释放一种模拟钟鸣的次声波,企图提前触发第五道裂纹的闭合,让钟声永远停留在传说层面。只要人们以为已经听到了钟响,就会停止追寻真心,回归麻木。

第一轮试验选在蒙古高原的一个试点村落。深夜,当村民们刚刚结束一天劳作,准备入睡时,天空骤然响起低沉轰鸣,仿佛大地深处传来叹息。许多人惊醒,冲出帐篷仰望星空,耳边回荡着绵延不绝的钟音。

“是钟!钟响了!”有老人跪地痛哭。

可就在此刻,孙女站在山谷顶端,猛然抬头,双目如炬。

“假的。”她冷笑,“真钟不会求人听见,它只等人心醒来。”

话音落下,她抬手拍碎怀中一块陈年米糕。碎屑随风飘散,落入下方溪流。刹那间,整条河水泛起金光,水面倒影不再是星空,而是一幅流动的地图??所有被“伪响”覆盖的区域,皆呈现出灰暗死寂之色;唯有那些仍坚持每日说“这顿饭真香”的村庄,闪烁着点点暖光,如同黑夜中的萤火。

紧接着,溪水奔涌至下游,汇入江河,最终注入大海。沿途所经之处,土壤自发翻松,沉眠多年的种子破土而出,长出嫩绿稻苗。更有甚者,某些荒废多年的盐碱地,竟在一夜之间变得松软肥沃,专家检测发现,土层中自然生成了一种前所未见的共生菌群,能高效分解重金属并固定氮元素。

“这不是技术。”中科院院士在新闻发布会上颤抖着宣布,“这是……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意志。”

国际舆论哗然。联合国紧急召开特别会议,讨论是否应将“真诚进食权”列为基本人权。多个国家宣布立法保护传统农法,禁止使用基因编辑主粮作物。日本政府甚至重启已停摆半个世纪的“国民炊事教育”,要求中小学生每周必须参与一次完整做饭流程。

而那家公司终于撑不住了。股价暴跌98%,总部大楼被愤怒民众包围,抗议者手持陶碗,高喊:“还我真饭!”

就在警方准备清场之际,公司CEO亲自走出大门。他没有穿西装,而是换上一件粗布衣裳,手中端着一碗白米饭。

他当场跪下,一勺一勺吃完了那碗饭,然后抬起头,泪流满面:“对不起……我母亲临终前想吃我做的饭,我也拒绝了。我以为忙完这一单就能陪她,可她等不到明天。”

人群安静下来。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