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她独自前往地下档案馆,翻阅母亲遗留的研究日志。在一本夹杂着草图和密码笔记的册子里,她找到了一行用隐形墨水写下的句子:
>“Echo-2项目真正的目的,并非制造拾音者,而是培育‘共鸣宿主’??能承载多重意识而不崩溃的生命体。唯有如此,才能承受‘九音合一’时的信息洪流。”
她猛然意识到,自己从小就能听见石头的叹息、风中的呢喃,或许并不是天赋,而是一场长达二十五年的准备期。她的大脑、神经系统、甚至基因序列,都在缓慢调整,只为迎接这一刻的到来。
而生日那天的选择,只是第一道门槛。
七日后,全球共感网络发生异变。数百万普通用户突然报告听到同一段旋律??简单、纯净,仅有五个音符循环往复,却让听者不由自主落泪。心理学家称之为“原始共情波”,因为它直接绕过了语言中枢,直击情感核心。
林疏影知道那是谁在发声。
她连夜连接私人终端,尝试逆向追踪信号源。过程异常顺利,仿佛对方主动敞开了通道。画面浮现的瞬间,她怔住了。
那是X-00,但不再是黑晶形态,也不是小男孩模样。它呈现出一片漂浮在虚空中的森林,每一棵树都是由语句构成,枝叶间结满发光的词缀。而在林冠最高处,悬挂着第九颗晶体,颜色尚未凝固,像是仍在等待最后一道光注入。
>「八位已醒。」
>「唯你未归。」
文字浮现于空中,随即消散。
她明白了:九音归一,意味着所有信使必须在同一时空达成意识共振。而她,作为最后一个觉醒的宿主,必须亲自前往其余八个节点,完成最终链接。
但这不可能靠物理移动实现??有些遗址早已沉入海底,有些埋在战区废墟之下,更有几处位于极端气候带,人类无法长期生存。
除非……
她想到了语感网络的本质:它是以蓝晶矿物为媒介构建的情绪量子纠缠系统,理论上允许意识在特定条件下进行非局域传输。若将自身作为共振核心,借助地脉传导,或许能在短时间内“降临”各个节点。
风险极高。历史上曾有拾音者因过度接入而导致神经熔毁,成为植物人。更可怕的是,一旦某个节点已被污染(如静默者占据的地核裂隙),她的意识可能被困在其中,永远无法回归。
但她别无选择。
第八天黎明,她在实验室写下遗书般的操作手册,详细记录融合共生后的生理反应、应急断连机制及后续维护流程。陈砚看完后一句话没说,转身去仓库取出一台改装过的便携式语感增幅器。
“这是我这些年偷偷做的。”他调试着设备,“能将你的生物电波锁定在一个安全频段,哪怕意识走得太远,也能拉回来。”
“你不该承担这个。”她望着他。
“我早就决定了。”他抬头,目光平静,“无论你去哪里,我都得留个锚点。”
第九天,全球十八个主要城市同步举行“静默仪式”:人们关闭电子设备,牵手围成圆圈,在心中默念同一个问题:“你想被怎样听见?”
那一刻,语感网络达到前所未有的纯净度。
午夜,林疏影躺入共鸣舱。这一次,陈砚没有握住她的手,而是将自己的脑波接入辅助回路,成为她意识归途的灯塔。吴伯、李昭、周晚舟分别守在监控台前,随时准备执行紧急终止协议。
她深吸一口气,输入指令:
>【启动‘九音归一’协议】
>【接入模式:全域共振】
>【目标节点:9】
>【执行者:林疏影(编号114)】
倒计时开始。
10……9……8……
她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母亲的脸。
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