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榆对冯永清很是不屑。不过,他并不认为冯永清就是浪得虚名。他不屑的是冯永清的为人。冯永清有如今的地位,若是没有才华,只会钻营,恐怕也做不到。都市喜剧的确是他擅长的类型。这部影片,不管是口碑,还是票房,恐怕都不会重蹈《封神》覆辙。张榆提及《封神》,不过是回击冯永清的那句话而已。我需要你告诉我什么才是电影?至于两部影片谁的口碑更好,谁的票房更高。这个还真难说。张榆也无半点信心胜过冯永清。他能做的,只能是将自己的影片拍好。“宁导,你作为这部影片的监制,若是与导演的意见发生冲突,那么会以谁的意见为主呢?”有记者从张榆身上转移到了他旁边的宁远身上。宁远如今在圈内可是很知名的导演了,也是极具票房号召力的导演。他担任影片监制,对影片的质量无疑是一种保障。不过,这也难免让人怀疑。张榆只是挂个名而已。这部影片的实际导演乃是宁远。“那得看谁说服谁了。”宁远一笑,说道,“不过,我执导的那些影片,十三担任监制。我们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基本上是他把我说服。其实,我一直在猜测,我拍摄的那些影片,他若当导演会不会拍得更好!”真的假的?张十三难道比宁远还要牛掰?这也太假了吧!不过,宁远那些影片,似乎都是张榆编剧的。“张先生对这话有什么要补充的?”记者随即看向张榆,问道。“我是他老板,他能不捧我?”张榆笑道,“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无非是怀疑我只是挂个名,老宁才是真正的导演。”众记者沉默。这事儿,可不仅仅是他们怀疑,网络上怀疑的人可不少。在宁远担任影片监制的消息传出之后,这种怀疑就在网络上不断蔓延。“唉!”张榆叹了口气,说道,“我现在觉得有必要把他踢出剧组,你们说还来得及么?让他挂个名就好。嗯,最好连个名都不让他挂了!”“老板,你这是要炒我鱿鱼么?”宁远一听,说道,“你这是要卸磨杀驴!你不能因为别人怀疑,就这样对我吧?我可是为工作室流个汗的。”“影片才开始呢,你‘磨’了么?”张榆撇嘴说道,“你不离开剧组,电影拍好了,你的功劳。电影拍砸了,让我这个当老板的背锅!功,你领。锅,我背?你这么牛掰的员工,哪个老板不让你滚蛋!”“那你把我新片剧本给我。”宁远说道,“另外,概不退款。”他当监制可是有钱拿的。不是张榆出,而是所有投资方一起出。“人长得丑,想得到是很美。”张榆撇嘴说道,“拿钱不办事儿,哪儿那么好的事儿。算了,清者自清。”张榆在《唐伯虎点秋香》的开机发布会上捅破网友质疑,扬言要因此炒了宁远。功,宁远领。锅,他张十三背。这似乎还真有可能。而这对张榆而言,无疑是极其不公平的。不过,如今被张榆道破,质疑声反而要小上了许多。电影监制在剧组“权力”大,但其职责毕竟与导演不同。网络之上为张榆辩解的人也是不少。这种“虚名”,张十三需要么?没必要。何况,宁远也算是成名导演了,难道还能一直给张榆当枪手?宁远是十三工作室的签约导演。张十三又何必借宁远之手,来图个虚名呢?他是这部电影的投资人。若宁远是导演,为何不直接用他之名呢?这样对于影迷而言,恐怕也更有吸引力吧?所以,宁远绝对不会是枪手。张十三拿他当枪手,岂不是大材小用?他同意,恐怕万盛影视也不会同意。只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张航一次活动上接受媒体采访,被问及这个问题的时候,话语之中却对张榆导演能力充满了自信。“不与十三接触,你永远不知道什么叫天才。”“宁导说他被十三说服过,也并非什么捧老板的违心之言。”“我在跟十三讨论剧本的时候,很多时候也会被他说服。他不只是会站在编剧的角度,还会站在导演的角度,很多意见,一针见血。”“我对他那部电影充满期待。”张航此言,无疑是力挺张十三。这无疑是很少见的。毕竟,话说得太满,容易被打脸。尤其是看好张十三的人真不多。当然,张十三和冯永清俩人影片对上,自然少不了有媒体记者问及张航。不过,张航对此却是回避。他又不是傻子,干嘛参合进去。他欣赏张十三,却不代表张十三跟人起冲突的时候会给他站台。张榆并没有理会外面的纷纷扰扰。发布会之后,他就已经沉溺在影片拍摄之中。而拍摄的第一场戏就是宁王带着大队人马去华府的戏份。之所以先拍摄这场戏,无非是因为宁远客串对穿肠。当然,这是张榆给的意见。制定拍摄计划之时,张榆为何要主张先拍这场戏?估计也就只有他自己知晓了。张榆先给众演员讲戏。宁远在一旁听着却露出几分惊讶之色。他其实不是很支持先拍这场戏的。毕竟,这场戏涉及的人物可不少。宁王、夺命书生、对穿肠等反派人物。除了之外,还有唐伯虎、华太师、华夫人、秋香、夏香等人物。另外,若是再加上一些龙套演员。这几场戏人物可就不一般的多。人物越多,对于导演而言,压力也就越大。拍摄难度自然也就越高。宁远显然是担心张榆驾驭不了。不过,影片还没开拍,宁远就感觉张榆似乎没有半点吃力,依旧游刃有余。他感觉自己严重低估了张榆的能力。而影片拍摄之后,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他隐隐明白,张榆为何要先拍摄这场戏了。这是在告诉他宁远:他张十三导演水平不低。宁王带大队人马前往太师府,以唐伯虎的话为引,寻一个机会趁机“发飙”。这场戏,自然不可能一镜到底。唐伯虎最开始是没出场的。张榆自然也就不用上场了。宁王和华太师的演员都是老演员了,名气不大,但很多喜剧片之中都有他们的身影。宁王的咄咄逼人,华太师逐渐的手足无措,两人演得都十分到位。当然,喜剧片嘛,最终要的还是喜剧效果。两人虽多为配角,多演喜剧片,效果自然是不错的。这不得不承认,张榆在选择演员上面。眼光不错。秋香点评唐伯虎的《凤凰图》,宁王却借机让华府拿出更好的唐伯虎作品。这步步紧逼,然后就引出了刘博饰演的祝枝山。宁王显然知晓华夫人和唐伯虎家的恩怨。《凤凰傲意图》在祝枝山的演绎之下,变成了“小鸡吃米图”。“咔!”“不够贱!”张榆想了想,道了三个字。刘博皱了皱眉头,然后点了点头。这部影片,才子显然没有才子的样子。四大才子皆是好色之徒,他饰演的祝枝山更喜好人妖。另外,祝枝山不仅仅贪财好色,好吃懒做,还烂赌这种人的确很贱。鸡头加个光圈就成了“神凤”,可想而至,他这个才子就是一个不学无术之徒。当然,刘博在看了这部影片剧本之后,就已经知晓这部影片压根儿就不是什么才子佳人,完全没有半点斯文可言。四大才子,没一个英俊潇洒、才华横溢的。嗯,若说有。那唯一唐伯虎了。不过,唐伯虎显然也是一个好色之徒。他感觉张榆在借此嘲讽。嘲讽的对象或许就是所为的才子。斯文败类嘛!只是刘博不明白,张榆似乎也有“才子”之称啊!或许他嘲讽的不是才子,而是那些表里不一的人。这类人在圈内太多了。“啊呀呀呀!”祝枝山挥毫几笔,画了一个小鸡吃米图。这话真出至刘博之手。没人代笔。据说为了画这副小鸡吃米图,他还练了许久。练的效果不错,至少像模像样。“大功告成!”祝枝山笑着说道,一副贱样,那脸上的得意,似乎充满了自信。众人上前围观。“不对吧?这分明是小鸡吃米图。”宁远客串的参谋将军对穿肠开口道。“啊,还差那么一点。”祝枝山提笔在小鸡头上加了一个光圈。“在头上加个光圈,这就是神鸟了。”“岂有此理,竟敢戏弄本王!”宁王大怒,立马就要借机发飙。不过,华夫人抢险一步用桌子将祝枝山打倒在地,口吐白沫,不省人事。这戏,自然分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