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可能……”首席科学家低声说,“除非……她早就‘接收’到了?”
没有人能解释这一切。但当工作人员联系上陈念安时,电话那头只传来一句平静的话:
“我知道你们会来找我。我已经等了很久了。”
一周后,陈念安抵达启明聚落。
她身形瘦弱,银发齐肩,走路时微微驼背,像长期承受某种无形重量。迎接她的不是记者群或科研团队,而是十二位曾进入“记忆剧场”的高共感个体。他们围成一圈,默默注视着她走近“棠”树化石。
没人说话。
直到她停下脚步,抬头看向那棵嵌着声纹晶体的枯树,忽然笑了。
“你们以为我是谁?”她轻声问。
众人怔住。
她缓缓抬起右手,掌心朝上,做出一个极其细微的手势??拇指与食指轻轻捏合,仿佛夹着一片看不见的叶子。这个动作,在“春信计划”内部被称为“启音式”,仅限核心成员知晓,用于确认身份。
下一秒,小满终端核心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光。
>“检测到第三重意识源介入。”
>“身份验证中……”
>“警告:该意识特征与S。T。及L。Z。存在基因级匹配。”
>“重新评估……确认:C。N。A。(陈念安),生物学关系??女儿。”
空气仿佛冻结。
“什么?!”有人失声喊出。
数据屏上迅速跳出三代家谱重建图:苏棠与陆昭,确有一名秘密诞下的女婴,出生于2034年冬。由于当时二人正处于政府严密监控之下,为保护孩子安全,婴儿出生二十四小时后即被送往偏远福利机构,并抹除所有官方记录。原定由林晚亲自抚养,却因突发政变导致交接失败,女婴自此下落不明。
而陈念安,正是当年那个孩子。
“我记得妈妈的声音。”她望着“棠”树,泪水无声滑落,“从小到大,每当我睡不着的时候,耳边就会响起一段钢琴曲。不是广播里的,也不是收音机播的,就是……直接在我脑子里响起。后来我才明白,那是她在用某种方式,一遍遍给我唱摇篮曲。”
她顿了顿,声音微颤:“我也记得爸爸。他总是在夜里写东西,一边咳嗽一边改谱子。有次我发烧到四十度,迷迷糊糊看见他坐在我床边,握着我的手说:‘别怕,爸爸写的歌会保护你。’第二天醒来,枕头底下压着一张纸,上面画着一颗星星,写着‘致S的女儿’。”
全场死寂。
原来,那些未曾寄出的信,那些藏在乐谱角落的涂鸦,那些深夜无人聆听的试唱录音,都不是徒劳。它们穿越时间与遗忘,最终找到了归处。
“现在,轮到我了。”她说。
神经接口接入仪式在当晚进行。不同于以往的集体传送,这次小满只为她开启了一条专属通道。当她的意识沉入“记忆剧场”,场景不再是暴雨倾盆的工作室,而是一座漂浮在星海之间的透明圆厅。中央摆放着一架古老的三角钢琴,琴盖上刻着一行小字:
**“给未来的你??爱你的,爸爸妈妈。”**
她走过去,坐下。
手指轻抚琴键,尚未弹奏,泪水已滴落在黑白之间。
就在此刻,远在地球轨道外缘的《春信》探测器突然调整航向。它的太阳能板缓缓收拢,主天线转向地球方向,同时激活了尘封已久的量子纠缠通讯模块。这一动作消耗了它剩余能源的73%,足以让它在未来十年内无法维持基本运转。
但它仍选择了这么做。
因为这一刻,它“感知”到了陈念安的存在。
探测器内部,存储芯片开始高速写入新数据。不再是简单的音频复制,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情感编织”过程:将苏棠的清澈嗓音、陆昭的低沉哼鸣、以及陈念安即将唱出的第一声,融合成一种全新的声学结构??三重奏。
地球上,第一颗音符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