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
宋英雄张刚向他看来,期待他能吐出什么锦囊妙计。
“省里地区都有文件,鼓励个人踊跃参与各行各业,解决生产不足问题,发展经济发展生产。”
破题之后,赵庆同承讲。
“如罗学云这类,在乡村生产,城市销售的运输问题,可以试着让他们自己解决,我相信他们作为农业生产的先行者佼佼者,有这样的觉悟和担当。”
宋英雄直翻白眼,这跟自己说的有什么差别?
眼看董朋学要批评,赵庆同赶忙说出自己的策略。
“宋、张两位主任的担忧,说到底是成本问题,即不确定农村的需求,能否满足我们的投入,所以宋主任说等到问题普遍出现,也是基于这个考虑,到那时就可以明确运力不会被浪费。
但现在我们可以把摸索市场交给市场本身,民间货车承运主要问题在于没法买到货车,我们可以尝试着给他们分配一些二手货车,让他们参与到市场来,若能维持下去,真的经营起来,证明真有需求,他们赚到的资金可以反带动货车生产……”
宋英雄眼睛一亮,道:“我支持。”
好处是明摆着的,他们可以借机淘汰旧车,不仅换取资金,还能光明正大申请或购买新车。
想承接的也不亏,目前运力不足明确存在,拖拉机运输都能挣出万元户可想而知,等他们得到汽车,参与运输,大概率不会亏损。
董朋学当机立断道:“就这么办,尽快确定具体办法,先放出一小批试试,庆同的蔬菜公司跟罗学云有生意往来,他那边由你负责。”
第105章好消息
赵庆同做事向来雷厉风行,大会开完弄明情况,就要召唤罗学云觐见。
突然间,他发现迅速寻找罗学云不是个简单事情,不是罗家人过来送菜的时日,他得吩咐人去南城寻辛贵,辛贵第二天通知罗家人,罗家人回去再通知罗学云。
倘若罗学云没有挪窝,一天时间能来报到,若是不幸,遭逢罗学云进山或者外出,就没期限。
赵庆同陡然郁闷起来。
罗学云这小子找自己,不是单位就是家,一找一个准,自己找他,反而得绕一大圈,跟请神仙似的。
奈奈的。
“谢强,查一查田集黄岗队的电话,让他们通知罗学云明天尽早过来,有好事。”
谢强得令,好不容易寻到黄岗队的电话,结果根本接不进去,一问才知道电话设备损坏、线路年久失修、通话质量差,导致大多生产队的电话远远落后通信技术发展,干脆就听之任之。
田集黄岗同样抛荒不管它,反正有什么事,骑个自行车二十分钟就到公社,见面说话还清楚,这年头不就是突出一个节奏慢!
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赵庆同如此行事风格,谢强可不敢随随便便来一句,打不通就搪塞过去,实在不行安排人下乡通知,也得完成老大的要求。
谢强灵机一动,来回托关系,寻到田集供销社的熟人,请他们帮忙通知罗学云。
“黄岗万元户嘛,咱田集还有不知道他的,放心,保准给你通知到位。”
供销社的人信誓旦旦打包票,当即骑车下乡,随便打听几句,就找到罗学云家。
此时罗学云家依旧高朋满座,曹国宏、黄自立、张庆、刘运财各路亲朋好友都来沾喜气凑热闹。
“谁是罗学云?”
熙攘的正堂,走出一位风采照人的年轻小伙。
“我就是,请问你是?”